不夜河南⑤丨古韵霓虹烟火气,畅玩魅力夜安阳
编者按:当暮色笼罩中原,霓虹灯光点亮街巷,一场关于“夜”的活力篇章在河南悄然展开。今夏,“不夜河南”以多元消费场景为笔,描绘出烟火气与文化韵交织的夏夜画卷。5月9日起,大河网推出《不夜河南》系列报道,深入城市的夜间经济现场,解码文旅融合新业态,聆听市井深处的消费脉动,见证中原大地如何以璀璨夜色为纸,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夜文章”。
大河网讯 夜幕降临,安阳成功切换“夜间模式”,华灯初上,一场“日不落”的狂欢开始燃情上演。
景区夜游:赏一场文化“夜宴”
5月18日晚,位于林州的淇淅里文旅小镇,游客正目睹一场水火共舞的震撼场景,只见金色火焰在湖面映出倒影,夜色下如火龙盘旋,美轮美奂。
“这是我们推出的水上火壶表演。”万泉湖景区副总经理张永亮说,天黑之后,淇淅里文旅小镇持续给游客带来惊喜,“爱在殷商”实景演艺重现殷商盛世,“师延幻律”中乐师随机逗乐观众,“大商炫舞”气氛欢腾,给小镇的夜画上圆满句号。
淇淅里文旅小镇的水上火壶表演。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从流量到留量再到增量,安阳让新“夜”态成为激活消费的新引擎。
“以考古文旅小镇为中心,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夜间演艺活动,包括民国街区的旗袍秀、国潮音乐会以及小镇有戏等等,受到了游客的喜爱。从春节到现在,我们已经举办了一百多场演艺活动,参与游客达二十万人次左右。”殷墟市场营销中心营销总监马鑫说。
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的复古街区。
“洹河夜游”也同样火爆。今年“五一”期间,来自北京的游客在月亮岛体验了水上的一步一景:“没想到晚上的表演这么给力,感觉殷商历史近在眼前,这一趟来得真值!”
古街夜游:玩一次角色扮演
5月17日晚,恰逢周末,仓巷街人流如织,古巷流光溢彩,身穿汉服的游客漫步其中,恍惚间,仿佛与千年前殷人的身影重叠。
仓巷街夜景。
安阳师范学院的孙琰和室友组团出游。“听说仓巷街亮灯之后很美,我们几个一起做了汉服妆造,还请了专业摄影师,这次绝对能出片!”孙琰期待地说。
“夜态美”的安阳激活了“业态美”的经济活力。
“整个‘五一’假期,我们从早忙到晚,楼上楼下挤满了外地来的游客。”县前街汉服店店主梦珂难掩喜色。店主晶晶也表示有不少周边游客会“二刷”安阳,正是这种吸引力让她对小店的发展有了十足的信心。
游客在魁星阁打卡。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近年来,安阳聚焦古城的保护修复,仓巷街、县前街、西大街……在保留古城文化底蕴的同时,“炼”成一个又一个网红新街,它们连点成片,又各具特色,成了游客夜游攻略上的新“成员”。
徜徉其中,手工小店让人短暂逃离数字时代,复古零食店盛放着童年的回忆,小酒馆安放着游人的心事。采访中,来自山西的游客发出感慨:“抬头入眼是古韵,伸手触摸是历史!”
昼锦夜校:来一份知识“夜宵”
安阳的夜,不止一面。
“大家掐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图案的弧线,尽可能做得流畅些。”5月14日晚上7点,安阳市图书馆内,一场特别的课堂正在进行中。
这是市图书馆推出的“昼锦夜校”公益项目,开设有非遗仿烧蓝、掐丝珐琅、书法、绘画、古典舞、爵士舞等特色课程,旨在满足人们对夜间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每周都来,尝尝这里的文化‘夜宵’。”一名退休教师表示,夜校并不在于传授技能,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对生活的热情。
“昼锦夜校”授课现场。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在授课老师石姗姗看来,夜校学员来自各个年龄层,他们目的不一——有的是为了充实生活、学习技能,有的是为了增进亲子交流,但最终他们收获的远比预想的要多。
“夜校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与娱乐方式,也为打造‘夜读+夜学+夜享’的城市文化新地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安阳市图书馆副馆长郭松卉说。
截至目前,“昼锦夜校”已吸引近200人次参与。“下一步,我们将融合更多具有安阳特色的非遗工艺,打造‘不被定义的夜校’,让其成为市民夜间生活的新选择。”郭松卉说。
白天的安阳,弥漫着殷商的历史烟云;暮色四合,灯火里的安阳又展露出另一副动人模样。夜游、夜秀、夜展、夜学……不夜安阳向游客发出“邀请函”:夏日苦夜短,何不秉烛游?(麻文静/文 桑栋亮/视频 胡瀚泽/海报)
编辑:陈静 审核 :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