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纯电城间车在欧洲出圈 宇通客车为何能驰骋全球
□本报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亚坤 本报通讯员 林婷婷
7月4日,一则来自欧洲的消息让中国智造再次成为焦点——宇通新一代纯电城间车IC12E顺利穿越德国、丹麦、瑞典、挪威四国,完成全球首次纯电城间车长途全路况测试。
全程1272公里的严苛挑战,不仅验证了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续航、补能和动力性能,更让意大利Adnkronos、西班牙EuropaPress等国际媒体纷纷赞叹:“中国新能源客车正在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据了解,这并非宇通客车第一次在欧洲“出圈”,早在此前,在挪威希尔克内斯-33℃的冰雪公路上,宇通U12就以1.56kWh/km的能耗驰骋北极圈。此外,在沙特60℃以上地表炙烤中,宇通U12以每公里仅0.74千瓦时的超低能耗实现113公里续航;在澳大利亚沿海,宇通C12E满电状态下555公里的续航纪录重新定义了电动客车的可能性。
“从-40℃到60℃,我们的电池管理系统能自动调节工作状态。”宇通新能源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这样的创新源于持续的投入。宇通每年将超过5%的营收投入研发,相当于每卖出20辆客车就有一辆的收益反哺创新。
截至2024年年底,宇通已建立7个国家级、14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设立了客车专用的试验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拥有3000多人的研发团队,获得国家、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2项,有效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371件,参与完成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制定317项,为推动新能源客车技术革新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加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宇通卓越的实力在市场得到了充分验证。
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大、中型客车企业,宇通客车已累计出口超11万辆,市场覆盖美洲、非洲、亚洲、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宇通以10426辆的累计销量稳居榜首,市场份额高达30.94%。
亚洲市场一直是宇通的“优势战场”。今年5月以来,宇通已交付沙特165辆定制化公交车;近期,宇通还将交付土库曼斯坦700辆、吉尔吉斯斯坦57辆客车订单,助力当地交通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宇通客车已先后获得世界客车联盟颁发的“年度BAAV最佳客车制造商”“BusworldAward设计奖和生态奖”以及“德国红点奖”等多项大奖,并通过了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认证;入选“2024年中国出海品牌100强指数”榜单,成为客车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宇通对技术创新和本土化服务的深耕细作。这辆来自河南的宇通客车,也逐渐成为“中国方案”走向全球的缩影。
宇通客车哈萨克斯坦国家经理苗原表示:“宇通采用多元化策略拓展全球市场,为每个国家量身定制了独特的解决方案。在欧洲市场,宇通产品设计注重满足节能减排和低碳化的要求;在非洲市场,宇通产品的环境适应性着重提升;在中亚和独联体地区,除了当地环境条件,宇通还针对各国相关法规进行了细节设计。”
在哈萨克斯坦,7700辆宇通客车每天穿行在哈萨克斯坦的城乡之间,8家服务站构成的服务网络,可实现200公里内24小时、全境48小时的服务响应;针对极寒气候研发的电池保温系统,让车辆在-40℃仍能正常启动,确保了车辆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2021年宇通客车在哈萨克斯坦投产的KD工厂(QazTehna工厂),将这种本土化推向新高度。这座年产2000辆客车的工厂,不仅实现了焊接、涂装、总装全流程本地化,更带动了5000个就业岗位。
在宇通展厅里,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KD工厂被显著标注——这些海外基地不仅是产能的延伸,更是中国标准的输出窗口。
宇通新能源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指着实时监控平台说,每一个实时跳动的数据光点都代表着一辆宇通客车在世界各地的某个角落奔跑,它们已连接成一个庞大的全球交通网络,而这个汇集了全球11万辆客车运行数据的系统,正在为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提供宝贵参考。
暮色中的宇通郑州生产基地,又一批新车亮起车灯。这些即将驶向全球的中国智造产品,承载的不仅是乘客,更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创新梦想。
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客车的全球故事,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编辑:陈梦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