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他不仅自掏腰包修路 还要带乡亲走上致富路

2025-07-21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陈坝村修好后的水泥路 自掏腰包给村里修路的小伙殷徐 制图/郭晗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张逸菲/文 受访者供图

  41年前,安徽00后小伙殷徐的爷爷作为建筑队队长,带领乡亲们在村里修建了一座小桥。如今,殷徐接过了接力棒。几天前,他自掏腰包,为家乡修了一条崭新的水泥路。

  00后小伙自掏腰包给村里修路

  殷徐家住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陈坝村,现在是一名自媒体博主(网名“瓦坎达”)。

  陈坝村是个小村子,有20多户人家,加上外出打工的中青年,也就100多口人。

  “村村通”修的通往县城的路在村子东侧,但要从其他村子穿过,村民想要去县城,还得多走三四公里。

  想抄近道的村民在村西侧踩出小土路,宽1.5米左右,左右两边都种了玉米和芝麻。“但这条路要穿过铁道下的涵洞,有高度差,路况不好,骑个电动车不太方便。”殷徐介绍。

  殷徐打听了一下,西侧这条小路以涵洞分隔,东西两边加起来长度为260米左右,不到两万元就能铺条水泥路。

  他想起41年前,爷爷作为建筑队队长,带领乡亲们给村里修的小桥。小桥现在还在使用,桥体上还有爷爷趁水泥未干时,用木棍写下的竣工日期。殷徐说:“我想出这个钱,给村里做点贡献。”

  开工前的那天晚上,殷徐在村头找乡亲们开了个会,听说殷徐出钱修路,村民们特别高兴。

  一开工,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没闲着,大家有劲儿全往一块儿使,扛模板、给路基浇水、浇灌混凝土……修路的几天正热,但谁都没吝啬一身的力气。修路虽然是殷徐掏钱,但每个村民都贡献了力量,没在家的人听说要修路了,就给家人转钱,让给乡亲们买水、买饮料、买西瓜……

  “我想让父老乡亲们生活得好一点儿”

  7月16日,路修好了。从空中俯瞰,崭新的水泥路像一条洁白的缎带,蜿蜒穿过翠绿的农田。路面从原来的1.5米拓宽到2米,最宽处达2.4米。虽然小汽车无法通行,但电动车、电动三轮车畅行无阻。看着齐心协力的成果,大家都特别满足和高兴。晚上,殷徐和乡亲们开起了庆功宴。

  村民们想把这条路叫“殷徐路”,殷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乡亲们都去制作路牌了。”

  能为自己的家乡做件实事儿,殷徐特别开心。陈坝村规模小,缺乏知名特产,在殷徐的印象里,包括父母在内的许多长辈,都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谋生,辛劳半生,落下不少伤病。

  近些年,不少年轻的自媒体博主纷纷回到农村,改造家乡环境,带领乡亲们致富,这也是殷徐的心愿。

  “我也想为自己家乡做些事。”殷徐说,“我想让父老乡亲们生活得好一点儿,带领大家走向致富路,这也是我未来的规划。”

编辑:张龙(小)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