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聚链成群 产业共兴

2025-07-21大河网-河南日报

中铁装备国家TBM产业化中心内,中国出口海外最大直径“双胞胎”盾构机之一的“中铁1458号”加紧组装。(原图为本报记者 聂冬晗 王延辉 摄)

“河南造”人形机器人提供倒咖啡服务。本报资料图片

郑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流水线上忙碌。本报记者 邓放 摄

  核心提示

  经济大省挑大梁,产业是关键支撑。

  今年以来,我省扭住产业发力,培育产业优势,打造产业亮点,促进产业升级,做大产业链群,带动产业蝶变。

  蜜雪冰城在香港交易所敲锣,超越星巴克成为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宇通纯电动客车打开“苛刻”的北欧市场,成为中国制造出海标杆;超聚变服务器实现翻倍增长,AI服务器市场跃居行业第一……

  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9%,高于全国15.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居十个工业大省第二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好的态势、稳的基础、新的动能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增强。

  挺起产业“脊梁”,加快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锻造锤炼,河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筋骨定会在大省担当中越发强健。

  8.4%

  工业增长势头强劲

  本报记者 陈辉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居十个工业大省第二位、中部六省首位……这是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今年以来,我们着力在固存量、做增量、育新量上下功夫,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上半年工业运行呈现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工业投资稳中趋优、重点行业稳中向新、工业大市稳中见好的特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建涛说。

  具体来看,在工业生产方面,上半年工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7.6个百分点。随着“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的深入推进,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得到解决,有效稳住了实体经济的根基。

  在工业投资方面,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9%,高于全国15.6个百分点,稳居工业大省首位,延续了近两年工业投资增速始终领跑工业大省的态势。周钢二期宽厚板、豫光金铅绿色再生铅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投产。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上半年全省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4.5%,带动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8%。

  从重点行业看,上半年全省“7+28+N”重点产业链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从产业链情况来看,28个重点产业链有22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78.6%,有13个产业链增速超10%,特别是先进计算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电产业链,分别同比增长58.6%、32.1%、27.3%。

  从工业大市看,上半年全省有14个省辖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8%,其中,平顶山(8.9%)、洛阳(8.8%)、信阳(8.7%)、商丘(8.7%)、三门峡(8.6%)、郑州(8.5%),居全省前列。郑州比亚迪、洛阳中州时代等一批龙头企业产销两旺,给工业大市增长提供了硬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全年目标任务,推动政策举措靠前发力,抓好动态监测调度、企业包保服务、产业提质升级、工业有效投资,坚决打好工业经济发展夏秋季战役,确保实现‘全年红’。”李建涛表示。

  24.5%

  汽车产业活力释放

  本报记者 李鹏

  7月18日,市民朱女士在郑州市金水区一家比亚迪汽车销售网点顺利提到了自己的新车。“今年一直关注这个系列的最新款,终于开上了!”她开心地说。

  此时,距离销售网点60公里外的郑州航空港区比亚迪生产基地,一批新能源汽车正在下线,准备“排队”出厂。这里1分钟下线1台新能源整车,3秒钟下线1支动力电池电芯。除比亚迪之外,郑开汽车产业带目前已集聚10余家知名车企、百余家零部件企业,覆盖全省90%以上车型及产品。

  近日出炉的河南经济“半年报”中,汽车产业相关数据在全省产业发展格局中较为亮眼: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33.31万辆,同比增长34.9%;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8.0%,拉动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2.6个百分点。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生产正在带动相关产业实现高速增长。上半年,在郑州比亚迪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下,全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

  从全国范围看,汽车产业整体彰显出强大韧性和强劲动能。“上半年,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多项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这是最近几年来,上半年运行表现最稳的一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

  金融“活水”也在向汽车产业链聚集。目前,我省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达600余家,基本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车、配套设备、物联网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任远星分析,截至5月末,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5540.5亿元,较年初增加608.7亿元。

  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是上汽集团在全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数据基地和出口基地,该基地总经理丁波表示,在积极导入新车型的同时,上汽还会继续提升本地配套化水平,助力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14.9%

  高技术制造业“一马当先”

  本报记者 陈辉

  瞄准高科技,追求高效能,迈向高质量。

  从洛轴下线直径22米的全球最大辗环机全系列轴承、到“河南造”人形机器人线上开售,再到上半年全省服务器产量25.70万台、同比增长48.2%……今年以来,河南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动能强劲。上半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成为河南经济新动能澎湃的生动写照。

  高技术制造业,不仅代表着高科技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更衡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产业链中的竞争力。近年来,我省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广大企业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在计算机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等领域亮点频出,后劲十足。

  算力“独角兽”超聚变落户河南以来,营收连年实现高速增长,2024年超400亿元。今年上半年,超聚变继续高歌猛进,产值增长99%,中国服务器市场稳居第二,AI服务器市场位居第一。以超聚变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半年增长达到13.3%。

  投资加力,前景看好。高技术制造业的表现既是产业升级的成果,又增强了企业进一步投资的信心。上半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1%,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0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3倍;算力、氢能源、生物制造等新产业加速起势。

  透过高技术制造业这扇窗,还能看到中国制造在全球舞台上的新优势。上半年,在全球贸易剧烈动荡的不利形势下,河南规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出口交货值2410.50亿元,同比增长14.4%。从出口交货值主要行业看,计算机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含量高的河南产品占据了大头。

  加大投资、拓展市场,再到扩大研发和制造,河南高技术制造业已实现持续高成长,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稳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重任,高质量发展势头正旺。

  6.0%

  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宋敏

  服务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今年以来,我省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全力打造“河南服务”、叫响“河南品牌”,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10大行业门类中,9个实现同比正增长。

  周口、驻马店新增纳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周口港口型物流枢纽、洛阳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晋升“国家队”……我省积极布局建设枢纽经济先行区,以点带面探索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范式”,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为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对内,推动高铁成网、畅通出海新通道;对外,“空陆数海”丝绸之路协同并进,行达天下、货畅其流。1—5月,全省规上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8%,高于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31.3个百分点。

  产业融合提升效能。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公布20个物流业和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通过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将带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提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7月19日,豫信电科旗下河南智能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我省三家医院,就中医、信创、儿科三大方向签订了医疗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合作协议。“我们旨在以医疗临床业务场景需求为驱动,搭建全省统一的算力、数据、模型、运营等共性基础设施,服务各级医疗机构特色专科建设和AI模型研发训练。”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带动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1—5月,全省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7.2%、20.4%,分别高于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19.7个、12.9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深入开展“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对600家服务业企业实行实名制“包保帮扶”,建立到项目、到行业、到企业、到具体问题的服务企业要素保障和帮扶工作督导机制。“下一步将继续提高政策精准度、拓展措施覆盖度,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持续实施服务业新供给培育工程,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壮大服务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服务业经济持续向好。”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上半年我省扭住产业发力,培育产业优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

  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7.6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产量33.31万辆,同比增长34.9%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8.0%,拉动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2.6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规上服务业10大行业门类中,9个实现同比正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1%,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0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3倍

  制图:单莉伟

编辑:陈梦伊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