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到98.4%
制图/郭晗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聂辉
7月21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
全国19个主要城市群全部实现高铁连通
发布会上,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介绍,“十四五”以来,规划建设的“八纵八横”高铁主框架已经成形,全国19个主要城市群全部实现了高铁连通。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也快速增长,增加到了6.6万公里,西部路网越织越密了。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已经开通了20条,近7000公里。北京到上海、上海到广州、广州到北京、北京到沈阳的主通道全部以时速350公里运行。单日旅客发送量也屡创新高,今年5月1日,国家铁路局最高一天发送旅客2300万人次。
铁路客运的骨干作用越来越凸显。铁路货运每天装车已经超过18万辆,80%的运力用于煤炭、粮食、化肥、石油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稳定运行。
高铁5年增加了1万公里
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介绍,“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7项主要指标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等11项指标年底前将全部完成。而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等6项指标在2024年就已提前完成。
刘伟介绍,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约1.6万公里,其中高铁增加1万公里。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公里,增加约2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增加3万公里;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1.76万公里,增加1600公里;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增加379个;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增加22个。
缓解“里程焦虑”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到98.4%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自驾成为人们跨区域出行的主流方式。平均每天大约有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七成以上,全国有约90%的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在节假日出行高峰期,主要出现大城市周边公路拥堵和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紧张的问题。
刘伟介绍,针对充电繁忙服务区,交通运输部实行了“一区一策”来强化服务,已经累计建成了充电停车位6.2万个,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到98.4%,有效缓解了“里程焦虑”,高速公路日均通行的新能源车占比已经提高到20%左右。
针对易拥堵的路段,交通运输部在节假日实行了“一段一策”的疏堵保畅措施,高峰时保障了单日7000万次以上的车辆通行,相当于日常通行量的2倍。
此外,刘伟介绍,在城市内通勤方面,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有力保障了群众出行。现在每天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高效通勤,1亿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1亿人次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门到门”出行,这三个“1亿人次”是城市交通承载能力和韧性活力的生动体现。
日均约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
刘伟介绍,五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交通运输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显著提升,“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刘伟介绍,人员货物的高效流动彰显中国繁荣发展的活力。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天约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运送1.6亿吨货物、揽收4.78亿件快递。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我国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行交通网络融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75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分别增加48.5%、18.3%。
此外,我国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分别比“十三五”末增加17.5%和33.6%,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约15%。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过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了约2800亿元。
将组织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
刘伟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9万亿元,投入养护资金超过了1.2万亿元。截至2024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这些年,我国深化“美丽农村路”建设,涌现出一大批“旅游打卡点”。农村公路有效促进了城乡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双向流动,改变了农村面貌,有效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刘伟介绍,交通运输部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着力打造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订单农业、直播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兴起,农民群众沿路开起了农家乐、采摘园、特色民宿,富一方百姓、促一域发展。交通运输部还将积极实施以工代赈,开发农村公路管护就业岗位,让农民群众就地就业增收。
发布会上,刘伟介绍,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组织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推动路网质量、安全水平、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保障。
编辑:陈梦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