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政”解丨事关突发事件应对!河南出台新规→

2025-08-01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印发。新修订的《办法》做了哪些调整?对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有哪些指导作用?一起来看——

突出四个重点

细化不同层级内容侧重点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层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编制、管理、实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标志着应急预案管理进入新阶段。

“随着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我省2017版《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形势。”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修订《河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是提高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的必然之举。

《办法》共有8章47条,分为总则、分类和内容、规划和编制、审批发布备案、培训宣传演练、评估与修订、监督保障措施和附则。

据介绍,相较于2017版,此次修订突出了四个重点:一是应急预案体系组成更加完善,按照制定主体划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方案);二是着力推进应急预案实操实用,分别细化了总体、专项、部门和基层应急预案的内容侧重点和编制要求;三是规范预案实施前的审批发布备案工作流程,新增了专项应急预案报应急管理部门衔接协调的要求;四是规范预案修订评估宣教演练,预案修订情形由6项增加至8项。

   6月12日,“河南省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参与重特大灾害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线上演练”举办。(资料图)

基于不同层级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责差异,《办法》对不同层级的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的重点进行了明确。其中,省级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监测预警、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应急资源保障和市、县级政府职责等,重点规范省级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指导性和实用性。市、县级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管控、监测预警、叫应反馈、分级响应及应急处置措施、信息报告、组织自救互救、现场管控、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重点规范应对行动,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责和针对性、可操作性。

聚焦基层实操

量身制定应急预案    

基层组织和单位作为直面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其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至关重要。

《办法》提出,基层组织和单位结合实际编制简明实用的应急预案或方案,突出人员转移避险和先期处置特点,增加开发区、园区等各类功能区应急预案编制侧重点。

“新增这些条款是希望解决以往这些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此次《办法》的出台,从全省层面对基层和各类功能区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主要目的是强化基层和各类功能区等相关单位对应急预案工作的认识,给预案编制单位和人员提供指导和建议。

预案不是“放在抽屉里、锁在柜子里的文件”,而是能直接上手的“应急手册”。

“对《办法》进行修订,是希望基层组织和单位认识到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措施,是能够实际运用操作的应急行动指南。”该负责人解释说,“为了破解基层‘不会编、编了用不上’的难题,预案的内容要结合本地实际和特点,形式可以简明、灵活,重点是讲清楚职责、任务分工、应急流程、行动措施、力量资源分配等内容,目标是能够应对处置好突发事件。”

强化预案衔接性

实现工作联动信息联通

应急预案不是一个个“孤岛”,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在不同层级的预案衔接上,《办法》要求,功能区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应当与所在地政府应急预案相衔接,体现应急处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据介绍,这意味着开发区、园区等功能区在编制预案前,要学习掌握属地政府、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相关应急预案,加强与属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在应急指挥体系、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环节,可与属地政府实现工作联动、信息联通。

从规划到评估修订,《办法》还规范了预案的全过程管理。其中,编制环节要求开展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和案例分析,按照“下级衔接上级,专项衔接总体,部门衔接专项,预案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组织起草应急预案文本,并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应急预案印发后,编制单位应当做好组织实施和解读工作,并跟踪应急预案落实情况,了解有关方面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

每3年开展一次评估

鼓励用技术创新预案管理

预案是拿来用的,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根据预案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和处置,因此要确保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办法》明确了修订与评估机制,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每3年进行一次评估,重大风险领域可缩短评估周期,出现法律修订、应急指挥机构发生重大调整、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等八种情形时须及时修订。同时,鼓励各地、各部门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进预案管理创新,推动实现全省应急预案数据共享共用。

据了解,为做好《办法》的推进实施工作,下一步我省将从两方面发力:一是全面开展宣教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开展工作研讨等方式,逐级推进《办法》学习宣贯。二是健全细化相关制度,各级各相关单位可结合实际,对照制定实施细则或办法,省级层面也将会分别针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批、备案、评估、演练、修订等不同环节,研究制定相关的工作指南、省级地方标准等制度机制。(孟媛)

编辑:何心悦  审核 :范昭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