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退两米到夜无眠 璀璨夜经济点亮岸上村
云台山听山海音乐秘境,以灯光、音乐和大自然交织,打造出沉浸式的山野浪漫体验。 修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 樊霞 姬姣姣
8月6日,太行山脚下的修武县岸上村,华灯初上,白日的喧嚣退去,流光溢彩的夜晚登场:青石长街上汉服飘逸,怀药餐厅氤氲山药咖啡的醇香,音乐露营地响起悦耳的吉他声,夜市摊儿的烟火气升腾。
以民宿小镇闻名的岸上村近日先后入选全国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我省新一批省级夜经济集聚区名单,成为河南文旅夜经济的“双料标杆”。
从昔日的普通小山村到如今的文旅胜地,岸上村如何实现华丽转变?
岸上村的夜经济,始于“让路”的智慧。
20世纪90年代开始,村民们依靠云台山景区从事旅游服务业,实现脱贫致富。
2019年,面对家庭宾馆盲目扩建导致的同质化竞争,岸上村党支部提出“统一规划、精品改造”的破局之策。17户村民在党员带头下,主动将自家院墙后退2米,硬生生“让”出一条8米宽的民宿长街。
这一退,不仅拓宽了公共空间,更打开了产业升级的格局:政府投入480万元升级基础设施,撬动村民自筹1亿元改造民宿,形成“一宿一貌一景”的特色集群。
依托云台山景区云台明月焰、云台山夜游、听山海音乐秘境等文旅项目的大量客流,岸上村的旅游产业也从单纯的住宿发展到旅游观光、餐饮美食、休闲娱乐、民宿度假、文化体验、旅游购物等。
岸上村党支部书记郭军平说,岸上村秉持“顺应自然、不大拆大建”的理念,对街区风貌、夜游景观、街道立面、民宿街区以及公共文化建筑等实施改造提升。村里以精品民宿为主线,带动150余家民居改造成主题各异的休闲民宿。岸上村还创新采用“政府引导+集体出地+群众筹资+产业分红”模式,打造云台山雾野露营地项目。
岸上村夜经济集聚区主要由“一纵两横”三条街道构成,总长1200米,总面积6.68万平方米,集纳夜购、夜食、夜游、夜演、夜娱、夜宿等丰富的夜经济业态,334家门店涵盖了美学民宿、特色餐饮、非遗体验店、文创店等,全时段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消费体验。
凌晨,岸上村的霓虹依旧闪烁。从退两米的智慧到夜无眠的活力,岸上村的璀璨夜经济正勾勒出更美好的乡村文旅图景。
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