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据有多贵?数小Q漫游全国,带来一份关于数据价值的超级剧透→
2025年,国家数据局在北京、辽宁、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10个省份,部署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这是一场关乎中国数字经济未来的战略实践——通过支持地方在数据产权制度、市场生态培育等8大领域推进35项试验任务,探索数据从“资源”到“资产”的转化路径,让沉默的数据成为驱动实体经济的“新石油”。
为什么是这十地?
答案藏在中国经济的肌理中:
从京津冀的金融中枢到长三角的制造集群,
从中部文旅腹地到西部算力山谷,
从沿海数字贸易到东北工业重塑,
十块试验田,
恰是中国数据要素版图的微缩镜像。
10个试验田,10种解法,
编织成一张创新网。
今天,我们通过“数小Q”的视角,
漫游十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看看关于“一个数据有多贵”的答案!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北京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贵州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辽宁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浙江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安徽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山东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河南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湖北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湖南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海南
十省试验像十组棱镜,
折射出数据价值千亿种可能,
它可能是农户秒到的贷款、
是工厂骤降的能耗、
也可能是你我的生活正被悄然优化的每一刻。
数据的价值,不在于字节的多寡,而在于解决多少人的难题。国家数据局正加速推动“一地创新、全国复用”,让10种解法生长为100种可能。
当数据跨越地域,
在金融、医疗、制造、乡村间自由流动,
中国数字经济的“未来市值”,
正由这一片片试验田共同书写!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