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中原医科城国际交流中心下月开始试运营

2025-08-29大河网

  大河网讯 中原医学科学城又一地标即将建成!

  近日,记者从中原医学科学城管理委员会获悉,中原医学科学城国际交流中心室内装修已基本完成,正在全面进行收尾工作。项目预计9月10日左右投入试运营。

  中原医学科学城国际交流中心位于郑州航空港双鹤湖畔、鹤北环路雍州路交叉口,该项目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9万平方米,是以国际化视野规划建设的集会议、展览、宴会、办公及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场馆,也是服务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建设、支撑中原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省级重点工程。

  今年1月,中国五冶集团中标并进场施工,起步即加速,13天完成钢结构首吊,45天完成6.7万平方米地下车库封顶,49天完成首栋八层酒店钢结构封顶,高峰期日均施工人数超2000人。3月25日,项目提前29天全面封顶。

  医科城国际交流中心外形灵感源于国宝“莲鹤方壶”,以会议中心为“莲心”,酒店及其他配套设施为“莲叶”,形成向心汇聚又四方绽放的建筑布局。

  为呈现莲心状流线型的特殊曲线,项目采用1.4万片三角铝板,涉及定制规格超6900种。项目幕墙总面积约7500平方米,使用双曲三角铝板向外倾斜悬挑,最大倾斜角度达60度,对生产和安装精度要求极高。

  施工团队运用数字化3D建模技术对异形曲面幕墙进行分解,实时指导每一个单元板下料、进场,采用分区段同步施工方案,在各楼层设置高精度定位基站,并通过数控全站仪激光纠偏与机器视觉动态监测,实现板与板间的毫米级精度安装,为建筑披上灵动外衣。

  施工全面应用BIM数字化工具,在电脑里提前搭好建筑“数字模型”。在地下室等管线排布密集区域,BIM大大降低施工过程中可能因管线碰撞造成拆改、返工风险。针对82.6米大跨度屋盖、2万余根构件的复杂组合和场地限制等难题,团队创新采用“地面模块化拼装+整体智能提升”技术,依托计算机同步控制系统,通过液压设备集群作业实现屋盖精准提升,成功完成异形桁架与外围构件的无缝对接,缔造力学与美学的精妙平衡。

  据悉,医科城国际交流中心全面建成后,预计年接待国际客商超10万人次,间接带动就业约2000个岗位。(梁雅琪)

编辑:申久燕  审核 :安艳鸽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