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布!河南晒出生态产品“家底”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山上的林海,树上的果子,林下的草药,河里的游鱼,地里的庄稼,城市的绿地……包罗万象的生态产品蕴含着“金山银山”的价值。
近日,河南省林业局、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统计局联合印发《河南省生态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首次对生态“家底”进行全面摸排和展示,为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奠定基础。
产品丨五种生态系统、三大产品类型
河南“美丽产业”,绽放着“五朵金花”——洛阳的牡丹,南阳的月季,开封的菊花,鄢陵的腊梅,周口的荷花。
这“五朵金花”,蕴含着绿水青山间的共富密码。
“五朵金花”,是河南省生态产品的代表,但不能代表生态产品的全部。
南阳市卧龙区近些年发展起了月季美丽产业。
什么是生态产品?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生态产品是指生态系统为经济活动和其他人类活动提供且被使用的最终货物与服务贡献,可分为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类。
换句话说,生态产品既有林果、林菌、牧草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也包括湿地降温加湿、森林水源涵养等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还包括森林体育运动服务、湿地自然景观生态旅游等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
涵养水源、降温加湿、净化空气的城市绿地、水体也是生态产品。
我国生态产品共分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农田、城市等七大类型。河南省林业局科技处相关负责人说,按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河南省生态建设实际,全省生态系统划分森林、草原、湿地、农田和城市五大类型。
根据以上生态类别,遵循《规范(试行)》对生态产品的分类方法,形成了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生态产品目录。
分类丨开列三级产品目录清单
又到果实飘香季。
南阳邓州市裴营乡寇营村,60亩的翠冠梨园中的“致富果”再获丰收。
以寇营村的梨为例,可以管窥生态产品目录的架构。
按照河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产品目录,梨园中的梨是“在森林生态系统木材采伐产品系统中获得的野生或生态种养的初级林产品”,在二级目录上属于林产品,在一级目录上属于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
翠冠梨园再迎丰收。(河南省林业局供图,下同)
河南省林业局科技处上述负责人说,在五大生态系统类型的基础上,按照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类生态产品,对应编制了三级生态产品目录。
其中,二级生态产品目录是对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的细化。
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主要分为林产品、草产品、水产品、沙产品、海产品、农产品、农林牧渔产品、其他物质产品。
长垣黄河湿地。
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主要分为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线防护、洪水调蓄、固碳释氧、空气净化、局部气候调节、噪声消减、其他调节服务。
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主要分为旅游康养服务、休闲游憩服务、教育科研服务、精神审美服务、景观增值服务、其他文化服务。
价值丨为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奠定基础
根据介绍,这是河南省首次发布生态产品目录。
在“两山”转化中,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提出,开展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底数,形成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信阳光山境内的茶山。
此次发布生态产品目录,是对河南省生态产品家底的一次初步的盘点。河南围绕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战略取向,以“两山”良性互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同推进为目标,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局考虑,界定生态产品概念、分类体系,做好目录清单的编制工作。
开展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形成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是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的基础性工作。河南省林业局科技处上述负责人说,这将为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奠定基础,让生态“高颜值”转变为经济“高价值”。
宝天曼景色。
河南省林业局科技处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河南省将按照“先易后难,逐步纳入”的原则,结合国家统计调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等,从易识别判断、易界定、易调查的生态产品开始,根据各地实际,在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将相应生态产品分期分批纳入目录清单。
编辑:祝萍 审核 :赵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