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好“豫”知时节·七夕丨打卡!以爱之名

2025-08-28大河网

大河网讯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千年以来,七夕的月光静静流转,映照中国人心中最柔软也最执着的浪漫情结——它不只是鹊桥相会的缱绻传说,更是跨越时空的“爱”的隽永注脚。

今年七夕,就让我们循着六处爱情地标,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式浪漫”。

天上星河,人间乞巧

又逢七月初七,传说里,牛郎与织女会在七夕夜踏着鹊桥相逢,将积攒一年的思念细细倾诉。作为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传说始终牵系着人们对真挚爱情的美好憧憬,也让七夕渐渐有了“中国情人节”的意蕴。

这个神话,其实起源于古人对星空的深远凝视。牛郎星与织女星分踞银河两岸,遥相对望——古人以璀璨星辉为媒,将遥远的光点编织成跨越银河的爱情故事。

南阳汉画馆所藏的汉代牛郎织女画像石,正是这份远古浪漫的见证。石刻将星象、人物与灵兽巧妙融合,不仅再现了汉朝时人们奇妙的宇宙想象,也让今人得以触摸这段爱情传说千年流转的痕迹。

梁祝故事,缘起于此

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情缘初萌的所在。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埋葬地邹佟墓等。

2005 年,汝南县被正式命名为 “中国梁祝之乡”;次年,梁祝传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东晋流传至今,梁祝传说以冲破时代桎梏的勇气,让不同时代的人都愿意反复品读、重新诠释。那一双翩跹的蝴蝶,穿越时空,翩然飞入文化的长卷,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情感的共同向往。

一根红线,两心相悦

月老祠又称“定婚店”,位于商丘古城城湖东,供奉的是主管世间婚姻的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的故事源自唐朝的《续玄怪录•定婚店》。相传唐朝元和二年,书生韦固路过宋城(今商丘),于月夜偶遇老人为他牵红线指明了婚嫁对象。后来,韦固果然应月老之语喜结连理,演绎了一出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浪漫传说。

“灵鹿车、逍遥挂。斗酒对弈桂树下。红尘事,情人结,悲欢离合,红线手中捏。”一根红线,两心相悦,成就世间和美良缘。月老祠也因此成为许多祈愿姻缘者心之所向的打卡地。

片片甲骨,永恒之爱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将军,也是武丁深爱的王后。“妇好其来?妇好不其来?”三千多年前,商王武丁在甲骨上一遍又一遍刻下对妻子妇好的牵挂。

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中,提及妇好的卜辞多达200余条。武丁为她占卜安危、征战、生育,甚至细致到她是否归来、孕期是否顺利。这些刻于骨片的文字,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情书,铭刻下一段跨越千年的深情。

妇好不仅是一位被呵护的女子,更是与武丁并肩治国、驰骋沙场的将领。她助武丁开创“武丁盛世”,也赢得了帝王汹涌而持久的爱。不相依附,彼此成就——这或许正是爱情最坚韧的模样。

水波潋滟,诗意千年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两千年前,郑国的青年男女以诗记情、以歌传意,将溱洧河畔的浪漫瞬间刻入时光。

源出郑州西南的溱洧二水,如同两条流淌着生命力与爱意的玉带,孕育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最鲜活、最富人间烟火气的爱情诗篇。

不妨体验一次,手持兰草,漫步水畔,重温先秦时代的浪漫传统,做一回《诗经》中人。

淇河岸边,勇者之爱

淇水汤汤之间,藏着白蛇传说最早的缘起。

相传鹤壁淇河之畔的许家沟,正是“白蛇传”故事的源头之地。青蛇白蛇在此修行,相遇书生,结下千年情缘。金山水畔、雷峰塔影,那些悲欢交织的叙事,最初都从这片土地生长而出。

漫步淇河岸边,可见金山寺的轮廓静立风中。行走其间,仿佛仍能听见白蛇与许仙的低语,看见他们修炼、相遇与别离的倒影。(朱丽文 董蕾/文 刘昱渤/海报)

编辑:何心悦  审核 :安艳鸽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