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书香跨越国界!中国出版物如何走向全球?

2025-08-28大河网

  大河网讯 8月28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现场,哈萨克文版《论语》的古朴装帧与俄语版《山海经》的奇幻插图相映成趣,展台前不少观众驻足翻阅;展馆内的显示屏上,根据中国网文改编的外国版短剧正在热映;《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体验区里,几位外国游客戴着 VR 眼镜,沉浸式感受3000多年前的商朝气象。

这场以“数实相融 智赢未来”为主题的国家级盛会云集了超过600家企业参展,用多元场景勾勒出中国出版物 “走出去” 的生动图景。从传统文学到网络文学,从纸质书籍到影视化网剧,中国文化正以多元形态跨越国界、走向世界。

图为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场外。    

中国出版 “出海”,传统文学与主题读物始终是重要载体。“集团主要从教辅教材以及大众图书两大板块推进国际交流。”中南传媒出版部主管文武向记者举例,在教辅教材领域,援南苏丹教育技术援助项目作为中国首个教育援助项目,为当地搭建起教育桥梁;所编写的新汉语教程系列中文教材,正顺应 “汉语热” 浪潮满足海外学习需求。而在大众图书领域,《中国古代外交史》阿拉伯文版本已走进中东地区,而马来文版《简明中国史读本》版权已输送至韩国、马来西亚、美国以及西班牙等多个国家。

“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我们针对性设计图书,就是要让‘中国故事’传得更广。” 文武说。

图为湖南馆内展示的外销书籍。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加持,让网络文学成为中国文化 “出海” 的新势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数字文娱出海势头不减,融合线下提升发展活力。据了解,2024年,《斗罗大陆》、《诡秘之主》、《庆余年》等共计10部网络文学再次入藏大英图书馆。

“截至目前,集团累计输出网络文学品种已超 8000 个,覆盖苹果、亚马逊等主流平台及海外图书馆,辐射欧美、日韩等 52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南派三叔等作家的悬疑、侦探类作品尤其受欢迎。”博库数字出版传媒集团、浙江出版集团数字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明达告诉记者,这既源于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也契合他们的阅读习惯。

图为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情况相关介绍。

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正涌现“网文向网剧延伸”的新趋势。“网剧这一新兴出版形态脱胎于网络文学,过去网络文学主要以纸质阅读或数字阅读为传播载体,如今网剧则通过影视化形式突破了阅读场景限制,不少剧本正是改编自优质网络文学作品。”程明达介绍道。

而除了网剧领域的拓展,文学与游戏的深度融合更成为“数字+文化”出海的标杆案例。“我们集团与头部游戏企业合作打造的3A大作《黑神话:悟空》,去年全球发行后迅速成为现象级作品。”程明达认为,这款游戏深度融合《西游记》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在内容创作上严格遵循原创性、精品化与本土化审核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有效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中文在线海外版短剧。

来自河南的出版力量,也正以技术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 “活” 力。在河南特色展区内的超大屏幕前围坐着几位孩子 —— 他们只需站立,就能通过动作捕捉 “变身” 成《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自己的抬手、跳跃等动作会实时同步到虚拟形象上,还能沉浸式进入虚拟森林参与 “打妖怪” 互动。“不仅如此,用手机扫描《西游记:中国神怪图鉴》的封面,能看到孙悟空挥舞金箍棒的动态场景;扫描书中的神怪形象,哪吒化出三头六臂、二郎神变身为老鹰的完整过程也会清晰呈现。” 该书作者、中州古籍出版社签约作家刘浩向记者介绍,这本融合了XR 技术、动作识别技术与 AI 技术的书籍,不只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在解读《西游记》故事的同时巧妙融入了百科知识,让经典 IP 与现代科技实现了深度联动。

据了解,刘浩的另一部作品《山海经》,早在两年前就已亮相伦敦国际书展,引发海外关注。如今,《西游记:中国神怪图鉴》与《山海经》均已推出英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多语种版本,走向全球市场。“新技术就像一座桥梁,打破了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壁垒,让海外受众不用再依赖文字翻译,就能更直观、更生动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刘浩说。

《西游记:中国神怪图鉴》介绍在电子屏幕上轮播。

中国出版物的全球吸引力,正持续获得海外出版界的高度认可。作为与中国合作已久的“老朋友”,尼泊尔当代出版社社长凯兰・高塔姆向记者介绍,其公司目前已携手多家中国出版社,推出了涵盖中国历史、文学等领域的200余种图书。“10年前,尼泊尔市场上的中国图书还比较匮乏;如今,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汉语教材销量也节节攀升。”身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版从业者,凯兰・高塔姆真切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正不断提升,中国书籍已成为当地民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无独有偶,多伦多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詹姆斯・韦尔登的团队,也在积极推动中国内容走向北美及亚洲市场,他们不仅推广中国建筑业教材、教育类内容,还着力传播非遗技艺、传统故事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为适配不同地区需求,团队将建筑业教材翻译成泰语、老挝语等小语种,并融入数字化呈现形式,让专业知识更易被当地读者接受,相关出版物广受好评。“中国过去30年创造的发展奇迹,本身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招牌’,海外民众迫切想了解中国发展背后的经验。”詹姆斯・韦尔登表示。

图为多伦多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詹姆斯・韦尔登。

韦尔登坦言,尽管中国出版物的海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在全球化浪潮下,关注中国的受众群体不断扩大,书籍销量也稳步增长,“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人愿意聆听中国故事、读懂中国文化”。

从纸质书籍到数字内容,从传统文学到跨界衍生,在 “数实相融” 的浪潮中,中国出版物正以更丰富的形态、更创新的方式跨越国界。随着技术持续赋能、合作不断深化,书香将飘向更多角落,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周金淼)

编辑:祝萍  审核 :安艳鸽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