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茶都绘就“红绿交融”富民答卷
大河网讯 这里,孕育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铸就了伟大的大别山精神。这里,层层碧浪接云涯,绿茶凝香吐嫩芽。九月的信阳,夏末余音与初秋微凉交织,一场细雨将整座城市笼罩在云霭之间,十分迷人。
9月11日,信阳文新茶村雨后风景优美。
提起信阳,你首先想到什么?当然是茶!去哪里喝?必定是浉河区文新茶村。走在文新茶村,脚下是连绵起伏的茶畦,腰间是雨后茶香环绕。行走其间,你会真正理解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更是“两山”理念在信阳的绿色答卷。
从茶叶到“茶叶+” 文新茶村做对了什么?
如果你不爱喝茶或者不能喝茶,来到如今的文新茶村能干点啥?是来一杯文小新毛尖鲜奶茶,还是吃一个毛尖冰淇淋?恐怕没有一个人能拒绝得了这样的独家特色。
在文新茶村的信阳毛尖旗舰店,记者见到了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黄运武。提起茶旅融合,他认为“将来有无限种可能”,“在大别山精神的红色引领下,信阳文新茶村一直坚持‘一心一叶’的品牌方向,即一心向党、一叶富民。把茶区变成景区、把茶园变成公园,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才是我们的展望。”黄运武介绍道,“目前我们公司开发有‘茶叶啤酒’、‘茶叶+食品’、‘茶叶+冰淇淋’等等,唯有拉长信阳毛尖的产业链条,才能让她的绿色底色更足,让老百姓不出门就能挣钱,让茶农从‘一季旺’变成‘四季红’。”
从民房到民宿 新集村走对了哪条路?
如果你问一位信阳人“新集村在哪里”,他可能会反问你“信阳有太多新集村,你问的是哪一个”,但能与郝堂并肩的,大概只有平桥区明港镇的新集村。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飞行学院大二学生王目轩使用VR图传技术让新集村小学学生感受穿越机第一视角。
新集村村口,除了古香古色的村居环境,一句“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的标语格外引人注目。“我们村子没啥地理优势,没山没水,但我们在2014年改造的时候,紧扣丰富乡村文化这一理念,逐渐打造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年轻的新集村支部委员吴金辉介绍道,“说白了,就是找回咱河南人共同的童年记忆,就像小时候割完麦子,去村头小卖铺买瓶汽水的那种感觉,我们把这种记忆保留下来了。”
在一个叫新集艺坊的民宿门口,记者见到了在此工作的倪萍萍,她是这个村的“土著儿媳妇”。“我是3年前从深圳辞职回来,回来的时候看到被改造后焕然一新的村子,我就知道我不用再去深圳了,家门口就有现成的好岗位等着我。”值得一提的是,新集村每户人家都有两个竹编的筐子,记者了解后才知道这是独属于新集村的垃圾分类站。“我们从10年前开始,为每家分发两个这样的筐,引导村民建立环保意识,在家进行垃圾分类。”吴金辉说道。
九月的信阳,仍可品尝到明前茶的清韵,路过的每棵柿子树、石榴树都结满了圆润饱满的果实,预示着这片以红色精神为底色、以绿色发展为路径的土地,必将迎来更加丰饶、幸福的明天。(刘思嘉)
编辑:王友振 审核 :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