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脉・交融共进” 豫哈非遗协作项目启幕,开启两地文化交流新篇
9月17日上午,“丝路文脉・交融共进”河南省非遗“小组团”哈密协作项目启动仪式,在哈密市博物馆4楼学术报告厅正式举行。郑州、哈密两地文化单位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及非遗传承人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携手开启豫哈两地非遗协作的崭新篇章。
此次协作项目以响应国家传承中华文脉、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核心导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对接哈密在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实际需求。项目由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郑州市非遗保护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中心承办,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协办,活动范围广泛覆盖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当地多所中小学校以及多个非遗传承基地,为项目开展搭建了多元且扎实的落地场景。
在具体实施内容上,项目围绕哈密非遗发展多维度发力,制定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其一,全面普查梳理哈密现有非遗资源,建立标准化档案体系,并积极推进优质非遗项目的申报升级工作,为非遗保护夯实基础;其二,通过专业指导、专题培训等多样化形式,针对性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与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为非遗传承注入专业力量;其三,推动非遗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精心策划“民族服饰秀”“非遗技能秀”等特色展示活动,搭建起多元展示平台,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其四,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等体验活动,向青少年普及非遗知识,播撒非遗传承的种子;其五,统筹协调豫哈两地的展览展演与论坛交流活动,促进两地非遗资源双向流动、优势互补;其六,组建非遗志愿服务团队,重点孵化“非遗之光点亮星望”帮扶项目,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非遗志愿服务品牌;同时,项目还将构建新媒体宣传矩阵,借助线上创作赛事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哈密非遗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哈密非遗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此次豫哈非遗协作项目为期十天,不仅是两地依托“小组团”援疆载体深化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践,更是以非遗为情感与文化纽带,推进“文化润疆”工作的具体举措。随着项目各项任务的逐步落地实施,必将搭建起豫哈两地双向赋能的文化桥梁,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积极力量。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