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产能稳居全国第一!“超硬”盛会在河南郑州开幕

2025-09-20大河网

大河网讯 “硬核”大会来了!9月20日,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以“汇聚产业链优势,拓展金刚石前景”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金刚石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话超硬材料在半导体、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未来趋势。

签约总金额超147.7亿元,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

大会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共30个项目,签约金额超147.7亿元。这批投资主体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签约落地,将为河南以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成果斐然,依托金刚石规模化制备技术的核心引领,已搭建起覆盖从研发、原料、设备、合成到制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凭借扎实的产业基础、突出的规模优势与高效的创新体系,行业领先地位愈发稳固。同时,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进一步激发了产业活力,不断汇聚了优质企业资源,为产业升级注入了动力。

签约分三批进行,第一批与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合作的10个产业投资类项目上台签约,总投资额143.9亿元,涵盖三磨超硬精密磨具产线扩建项目、昆仑金标金镶钻产业基地项目、阿达玛斯金刚石制造基地项目等;第二批与河南工大高新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的10个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上台签约,总投资额3.8亿元,包括江苏兴钻超硬材料磨具研发生产项目、武汉菲罗金刚石热管理部件研发项目等;第三批为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合作的10个平台与品牌类项目上台签约,包括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深圳分中心项目、金镁仕珠宝项目等。

产能稳居全国第一,河南构建了全国最完整的超硬材料产业体系

大会现场,《中国超硬材料产业集聚区发展竞争指数(2025)》正式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全国超硬材料企业数量达4.15万家,年均增长率超过15%,全国超硬材料领域有效授权发明专利34929件,较去年增长11.1%,产业综合实力和创新实力实现新跃升。

北京上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会峰介绍,从区域分布来看,超硬材料产业呈现高度集聚特征。河南、河北、江苏、广东和山东五大省份企业数量合计占比超60%,其中河南省以90%的工业金刚石产能和80%的培育钻石产能稳居全国第一,形成“一核多区”的产业格局。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秘书长孙兆达在《超硬材料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工业用金刚石技术和产能方面全球领先,尤其在精密与超精密加工领域持续突破,加快进口替代进程。2023年至今,行业整体规模维持在千亿水平,整体呈现“中上游材料集中,下游应用分散”的局面。

“世界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孙兆达介绍,河南以郑州为中心,协同南阳、许昌、商丘等地,构建了全国最完整的超硬材料产业体系。2025年以来,多项政策助力行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企业在智能制造、国际标准与技术突破等方面成果显著。

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培育钻石价格指数及数字化产业平台发布

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在大会现场首次发布培育钻石价格指数及数字化产业平台(www.labgdc.cn)。该中心总经理佘丁顺介绍,该指数依托2025年1–8月真实市场数据,创新引入“动态利润空间系数β”与供需反馈机制,显著提升价格透明度和市场稳定性,为行业提供可靠参照。

同步上线的数字化产业平台,以“数据贯通产业链、绿色重塑价值链、开放撬动全球化”为理念,整合上游生产、中游加工、下游销售与金融服务,提供在线交易、供应链金融、跨境结算等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打造全球培育钻石产业枢纽。

佘丁顺表示,该指数与平台的推出,将有效解决行业价格不透明、供需错配、资源分散等痛点,推动培育钻石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增强中国在全球钻石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未来还将推动指数全国统一与国际对接,探索与绿色金融、碳交易市场联动,进一步凸显培育钻石的环保与经济价值。

弘扬工匠精神,为15名技能大赛获奖选手颁奖

大会同期举办了郑州市第二十二届职工技术运动会暨第二届宝石琢磨工技能大赛颁奖仪式。来自郑州、南阳、商丘、许昌四地的15名选手获得表彰,其中郑州选手李来峰凭借精湛的技艺斩获一等奖,彰显了河南在高技能人才培育方面的成就。

本次大会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超硬材料协会、《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编辑部及Functional Diamond编辑部共同承办。大会将持续至9月22日,其间将举办多场技术分论坛及展览展示活动,为全球金刚石产业提供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平台。(杨露露)

编辑:陈静  审核 :王世洋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