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国赛”东风,郑州航空港区如何打造中部特色技能人才港?
大河网讯 9月19日至23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航空港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5个代表团的3400多名选手上演“巅峰对决”。据悉,本届赛事是迄今我国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
借本次大赛契机,郑州航空港区打造集了“比赛、展示、体验、观摩”于一体的“竞技航空港”赛事品牌,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推动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永久落户郑州航空港区。郑州航空港区充分发挥富士康工程师学院、比亚迪实训基地以及19家社会培训机构阵地作用,并加快建设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河南技师学院、中原新能源汽车工程师学院,打造集“产业链链主企业+院校+培训机构+岗位推荐+技能升级”于一体的“强技航空港”培训品牌。
成立全国机器人和数控机床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市域产教联合体,联络龙头企业与技师院校共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航空卫星、时尚创意等产业技工教育联盟,推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打造“融技航空港”产教融合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设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河南技师学院、中原新能源汽车工程师学院,打造集‘产业链链主企业+院校+培训机构+岗位推荐+技能升级’于一体的‘强技航空港’培训品牌。”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区在构建“技能成才兴业”生态方面,打破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壁垒,开辟专门技能人才晋升通道,全面推行“人才一件事”,发放航曜、航优、航菁三类“中原特区英才卡”,在住房、医疗、交通、教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举办“INNOPORT创业郑州航空港”大赛,对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最高支持2000万元、优秀青年人才项目最高支持10万元。
当前,郑州航空港区依托比亚迪、富士康、超聚变、惠科等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以及5家省级实验室、1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医学科学院、郑州航空港科学院,集聚了近30万产业技术工人,引聚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博士及高级技师等高层次人才370人,硕士研究生及本科毕业生(技师)3.5万余人,招引“人才+项目”PI团队107个。
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郑州航空港区将积极构建1+1+N“职达航空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第一个“1”即构建“人社部门+人才服务中心+才港公司”三位一体的“城市HR”;第二个“1”即依托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中原人力资源产业园,形成连通中原、面向全国的人力资源供需平台;“N”即多渠道特色招聘、精准化技能培训、全方位就业帮扶、家门口就业网络等,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我们把打造中部先进制造业中心、打造全国技能人才高地作为目标,希望更多技能人才来到港区、扎根港区。”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主任田海涛表示。(梁镇 高利国)
编辑:祝萍 审核 :范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