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央媒看河南丨“空中丝路”书写新“双城记”

2025-09-25参考消息

  “空中丝路”书写新“双城记”

  ——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建设走深走实

  文/记者 李文哲 驻吉隆坡记者 毛鹏飞 王嘉伟 程一恒

  9月25日,是马来西亚瑞亚航空开通郑州至吉隆坡货运航线一周年。短短一年内,这条横贯中国腹地与东南亚门户的“空中丝路”上,货运航班已加密至每天一班,累计运货上万吨,为两地经贸合作双向赋能。今年前8个月,吉隆坡航点有4个月居郑州机场进港国际始发地货量前三;河南省与马来西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8.3%,拉动东盟继续保持河南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合作模式充分体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共赢的理念。以郑州为中国枢纽、以吉隆坡为东南亚枢纽,“空中丝绸之路”将为两国以及更多东南亚国家带来广阔机遇。

  新通道直达“亚洲十字路口”

  地处“亚洲十字路口”的马来西亚,是进入东盟市场和前往中东、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重要门户,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成为国际重要的贸易枢纽。

  截至2024年,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陆兆福表示,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进口来源国,希望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保持长久的友好与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在打造郑州-吉隆坡“双枢纽”之前,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已成共建“一带一路”的亮眼品牌。以郑州为亚太枢纽、以卢森堡为欧美枢纽,历经十余年的发展,郑州从没有成形的洲际货运航线网络腾飞,架起覆盖全球超过30个国家及地区的航空货运网络,豫卢合作也从航空物流向经贸、金融、人文等领域不断拓展。

  中豫航空集团董事长张明超介绍,在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成功合作的基础上,中豫航空集团近年来也在积极推动“双枢纽”模式向全球复制拓展,首先启动的就是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建设。

  2024年6月,中豫航空集团与马来西亚机场控股公司签署备忘录,约定在货运航线开辟、海外货站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开拓中马之间的航空货运市场。当年8月马来西亚鲜食榴莲出口中国首航顺利落地郑州,9月郑州至吉隆坡货运航线正式开通,半年内航线运力翻倍。

  “事实证明,吉隆坡-郑州航线拥有巨大潜力。跨境电商强劲需求、全货机和客机腹舱运力协同,使其成为迅速增长的航线之一。”马来西亚机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穆赫德·伊扎尼·加尼表示,“空中丝绸之路”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开拓航线、承载货物和深化合作伙伴关系之中。

  今年4月,中马两国发布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将开展全面的航空合作,加强民航专业技术交流,密切吉隆坡国际机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之间的航空物流合作,致力于实现中国与东盟之间无缝衔接的“空中丝绸之路”共同愿景。

  “中马联合声明为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前8个月,郑州至吉隆坡航空货运量已达去年全年总量的5倍,8月份单月货运量刷新峰值。”张明超介绍,目前,郑州至吉隆坡货运航班已加密至每天一班,从吉隆坡最快5个小时就能直达郑州。

  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搭乘“一带一路”的东风,拥有近1亿人口、上千万户市场主体的河南发挥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强化航空港与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走进位于郑州市中牟县的万邦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果品区,东南亚榴莲、龙眼、香蕉等进口水果与四川石榴、山东秋月梨等国内优质水果,搭上水果礼盒的“热销快车”。

  “今年消费者的果篮里多了马来西亚鲜食猫山王榴莲这一新选择。”在郑州陈氏阳光果蔬贸易有限公司的档口,该公司董事长陈雪梅告诉记者,猫山王榴莲被誉为榴莲界的“爱马仕”,目前供不应求,公司正在根据产地情况扩大进口量,以满足当地及周边市场需求。

  从事榴莲贸易十余年的陈雪梅介绍,过去公司进口东南亚榴莲主要通过海运转陆运,运输时间长、品质难保障。现在空运来的马来西亚榴莲分拨至中国消费者餐桌只需要36小时甚至24小时,通过铁路班列直达的泰国、越南榴莲,时间也较传统海运缩短一半以上,只需5至7天。近几年公司榴莲进口量每年增长约30%。

  东南亚热带水果等特色产品源源不断地从郑州快速分拨至中国各地乃至欧美地区,叩开超级市场的大门;来自珠三角的跨境电商货物则经郑州快速转运至吉隆坡分拨至东南亚消费者手中,强化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区域物流核心地位。

  目前,郑州机场已实现国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国内转国际等“空空中转”模式,今年截至8月底,“空空中转”货运量超2万吨,同比增长35%。

  货运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两地人员流动也日益密切。“今年7月中马互免签证协定生效后,进出港旅客明显增多,我们及时把航班由每周三班增加至每天一班。在运力增长的情况下,客座率仍较此前提高了5个百分点。”中国南方航空河南航空有限公司市场销售部航线经理谢鹏说。

  2024年8月24日,郑州机场海关工作人员正在查验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马来西亚鲜食榴莲。(新华社发)

  “项目洽谈顺利超出预期”

  共建中国-马来西亚“空中丝绸之路”双枢纽产业园、推动东南亚优鲜果蔬出口中国、签署入境旅游包机合作协议……不久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举行的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上,与会嘉宾积极对接合作意向,现场气氛热烈。

  9月18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举行的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开始前,嘉宾们在会场外交流。(程一恒 摄)

  据了解,13个现场签约项目涉及经贸合作、文化旅游、现代食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签约主体既有政府机构,也有金融机构、航空产业经营主体。在资金支持方面,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已对17家项目企业发放8000余万元普惠金融贷款,后续还将授信上亿元。

  论坛茶歇时,马来西亚航空货运及物流公司特力博首席执行官皮特·差伦翁沙打开手机微信小程序,向记者展示了公司搭建的中国货运平台,货物的出发地、目的地、车辆信息、运行轨迹等信息一目了然。他表示,以前对接一家中国货运公司需要三个月的时间,现在随时都可以联系上。

  “公司与中方合作伙伴仅用约一年时间便建立起稳定的合作网络,展现了双方在跨境电商和物流领域的合作潜力。未来三到五年,我们期待通过吉隆坡与郑州的紧密联通,把中国14亿人口与东南亚7亿消费者有效连接,让千万家东南亚中小企业拓展更广阔市场。”皮特·差伦翁沙说。

  双枢纽产业园项目合作方之一马来西亚国陆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文豪今年6月曾到河南考察。他告诉记者,河南在冷链物流、机场货运等领域先进的设备和操作模式令人印象深刻,项目洽谈顺利超出预期,公司三个月就与中国合作方达成了总投资数十亿人民币的合作共识。

  “双枢纽产业园总占地近4000亩,一期项目已动工建设。除规划建设货运分拨中心外,还将建设榴莲加工与物流中心、跨境商品展示中心等。我们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期待借助‘双枢纽’平台,加快项目落地。”陈文豪说。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在航空物流带动下,中马双方持续互动,生动展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和新业态,合作正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刊于《参考消息》2025年9月25日第9版

编辑:郭同欢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