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校地共生,科创启航!郑州大学与航空港区共建“环郑大科创圈”

2025-09-25大河网

大河网讯 金桂飘香,长椿路前结硕果;丹枫如火,航空港里谱新章。9月25日,郑州大学与郑州航空港区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环郑大科创圈”(航空港区),依托双鹤湖科创走廊这一核心载体与创新枢纽,强化产学研用协同联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校地共生、创新共荣”,打造校地合作典范。

与此同时,抗疲劳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郑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中心、健康大数据与智能医学研发中心和郑州大学小分子药物中试基地在郑州航空港揭牌。 此次合作不仅是校地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双鹤湖科创走廊”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一步,标志着郑州航空港在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的道路上再添创新引擎。

双鹤湖科创走廊:一条“黄金走廊”的使命

“双鹤湖科创走廊”是郑州航空港重点打造的城市黄金轴线,规划东西长20公里,辐射面积200余平方公里,自西向东串联中原医学科学城、大都市中央公园、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国际陆港等四大功能区,是郑州航空港营造国际一流科创生态的重要载体。

而本次签约的“环郑大科创圈”,正是位于“双鹤湖科创走廊”的“鹤首”位置——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新校区所在区域。这里将成为创新策源的“源头活水”,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助力“双鹤湖”成为项目落地、产业集聚的“黄金走廊”。

一场“双向奔赴”:港区所需即郑大所长 郑大所缺即港区所拥有

郑州航空港的优势在于其作为全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拥有“特区体制+枢纽交通+开放高地”的叠加优势。2024年港区GDP增长1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正在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4+3+3”现代化产业体系,急需高校的智力支撑和科技成果转化助力。

郑州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7.63万名在校生、近200万校友规模,以及化学、材料、临床医学等3个世界一流学科和19个ESI前1%学科。学校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方面基础雄厚,但急需产业场景和转化平台实现“从书架到货架”的跨越。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表示,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了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新阶段,将有力推动学校的科研资源与港区产业布局精准对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赋能,齐心协力打造校地合作典范。

下一步,双方将共同瞄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融通发展新局面。

一次多维深化合作:致力打造校地合作典范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多个层面推进合作。

在校区建设上,双方将加快推进郑州大学新校区二期医工交叉平台建设,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医学成果转化,一体化布局医学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综合体,打造医学教育特质鲜明的综合医院,支撑中原医学科学城发展。

产业发展领域,依托郑州大学相关学院与省医学科学院等联动,融入航空港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发展。聚焦关键领域,实施“双聘制”引进顶尖团队和人才,建立联合实验室与检测中心,共建健康大数据与智能医学研发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打造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国际化合作进程中,推动郑州大学国际校区建设,在航空港打造“产教研”一体的国际化办学示范园区,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并建设科研平台,聚焦重点领域引进海外高校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

人才培养方面,依托合作项目设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训练,按企业需求设置论文选题,形成人才成长通道。探索“人才双聘双引机制”,郑大选派教授任企业科技副总,企业选派骨干任郑大“产业导师”,促进双向科研与教学交流。

“我们将通过政策协同、人才共育、生态共建,让郑大的科研成果在双鹤湖‘开花结果’,让双鹤湖的产业需求反哺郑大学科建设,共同打造中部创新高地!”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四大平台揭牌: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仪式现场,四大平台揭牌亮相,聚焦中试转化、产业协同、数据赋能等关键环节。

抗疲劳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由郑州大学联合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单位共建,已入驻河南航投航空制造产业园,聚焦航空发动机、高铁等关键部件研发;

郑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中心将打造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孵化加速一体化平台;

健康大数据与智能医学研发中心依托郑大附属医院数据资源与河南空港数字公司合作,推动医疗AI全链条突破;

小分子药物中试基地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推动研发成果走向产业化。

郑州大学小分子药物中试基地主任吴俊良指出:“中试实验是创新成果到产业转化最关键的一步。我们成立中试基地,就是要让更多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杨天若表示:“郑州航空港提供的算力平台、实验室空间让我们能‘拎包入住’,极大助力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

最后,签约笔落下、牌子揭起,这场“双向奔赴”的合作正式达成,郑州航空港区与郑州大学携手共进,谱写“全国研发、港区转化”的崭新篇章,为中原崛起注入强劲动能。(高利国 梁镇)

编辑:陈静  审核 :范昭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