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即物穷理”读懂世界 2025科普中国说河南篇“即物穷理”主题科普活动举办
大河网讯 “让思想有光”,赴一场关于科学的盛宴。9月24日,2025科普中国说河南篇“即物穷理”主题科普活动在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举行。
“即物穷理”源自中国传统格物致知的哲学思想,意为通过对事物的深入观察与探究,穷尽其内在规律。河南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历史上墨子的小孔成像、张衡的地动仪等智慧结晶,均体现“即物穷理”的探索传统。
本次科普活动立足物理学科,通过五位嘉宾的演讲,从基础材料的发现与应用,到前沿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再到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展现了人类如何通过追问“物”之本质、 破解“理”之奥秘,推动技术革命与社会进步,最终塑造现代文明的辉煌图景。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郝立新。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郝立新在活动致辞中表示,“科普中国说·河南篇”作为科普中国首个设立的省域系列科普活动,将立足河南、辐射全国,从科技、产业、文化、民生等多维视角,展现河南的发展与创新。期待“科普中国说·河南篇”能够成为汇聚河南科普力量的重要枢纽,也成为向全国展示河南科技形象的重要窗口,让它不仅成为一场场科普的盛宴,更成为点燃公众科学梦想、提升河南科技软实力、服务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亮丽品牌。
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
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在随后的致辞中表示,此次“科普中国说·河南篇”活动走进郑州大学,既是对郑州大学科普工作的肯定,更是其深化科普工作、拓展科普影响力的又一重要实践。郑州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河南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身的使命担当。学校不仅致力于在前沿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也始终坚持将科普工作深度融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整体布局,积极履行大学的文化传承与科学普及职能。
单崇新:探讨科学创新 领略物理之美
“物理学的创新成果不仅深刻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单崇新首先为大家带来了《探讨科学创新 领略物理之美》主旨演讲,他表示,物理之美,美在简洁;物理之美,美在对称;物理之美,美在实用。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科学创新的源动力;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尤其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会跨学科学习和合作,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
陈珂:石墨烯,从“黑金”到未来的超级材料
你知道吗,只需用普通的胶带反复粘贴铅笔划过的痕迹,留在胶带上那薄薄的一层,很可能就是石墨烯。河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陈珂教授以《石墨烯,从“黑金”到未来的超级材料》为题,为大家揭秘这种神奇的材料究竟有着怎样超乎寻常的特性,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作为石墨烯原材料的石墨和天然气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很容易获取,但石墨烯像黄金一样珍贵,它的诸多优异性能让它在众多领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点石成金的魅力。石墨烯在力、热、光、电性质方面可谓是优等生,还可与传统材料复合,赋予它们新的功能。在电子产品领域,石墨烯更是发挥着“隐形功臣”的作用。作为“最强导体”和“最轻最坚固材料”,它有望突破人类在能源、信息与制造技术上的瓶颈,其核心应用可能会集中在超高效储能,比如超级石墨烯电池;下一代电子芯片,比如超越硅基的量子器件;以及革命性复合材料,从航天器到智能穿戴设备,都可能因它而升级。
河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陈珂教授。
江浩庆:激光 ——人类创造的神奇之光
河南省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激光制造研究所所长江浩庆带来的演讲题目是《激光——人类创造的神奇之光》,他从激光的产生、特点和应用这几个方面对激光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初步介绍,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激光的奥秘。他介绍道,激光在工业生产、军用和民用领域正在发挥巨大作用,用光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激光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除了刻写纳米精度的图案,激光还能发现纳米级的缺陷,在芯片的缺陷检测环节也必不可少,可以说,没有激光,就造不出精密可靠的芯片。他同时简单介绍了激光制造研究所关于激光技术在工业、医学、农业领域应用的研究成果,带大家一起探索人类的逐光之旅。
河南省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激光制造研究所所长江浩庆。
戴树玺:用纳米积木搭建彩虹 量子点为世界添彩
2023年10月4日,埃基莫夫、布鲁斯和巴文迪三位科学家凭借在量子点的发现与合成上的开创性工作,一起捧回了诺贝尔化学奖。河南大学的戴树玺教授以此切入,以《用纳米积木搭建彩虹 量子点为世界添彩》为题,从“量子点”发现发展的科学过程,再到量子点的应用,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进行科普。戴树玺介绍,在LCD或LED屏幕里多加一层“量子点膜”,蓝光照上去,量子点就会发出红光或绿光。由于量子点的粒径控制得很精确,所以颜色特别纯净,画面更加真实、鲜艳。而且,量子点不仅能让电视更漂亮,还有很多其他用途,比如,量子点激光器在科研和工业中都有巨大潜力。在能源领域,量子点也被用作太阳能电池材料。量子点能实现接近完美的光电转换,未来可能会让太阳能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所以你看,量子点虽然只是纳米级的小小颗粒,却能点亮电视屏幕、照亮实验室,甚至守护我们的健康,它们虽小,却足以为世界添彩。
河南大学戴树玺教授。
杨金民: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
最后,河南师范大学理论物理中心杨金民教授分享了《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带大家一起回归物理的本源。“世界上的一切物质,从星系到山川河流,都是由轻子和夸克组成的”,他介绍说,组成世界的六种夸克和六种轻子都已经被发现,四种作用力也已经被研究透彻(传递力的粒子都已经被发现,引力子除外),负责质量起源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也最后在欧洲核子中心被发现。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还有一些未解之谜: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什么?宇宙中物质和反物质为什么不对称?有没有终极的大统一理论?……带着这些未解之谜,他用牛顿的“我们知道的是一滴水,我们不知道的是大海”与大家共勉并结束了精彩演讲。
河南师范大学理论物理中心杨金民教授。
据悉,本次活动由河南省科协主办,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河南省科协科普部、河南省科普中心、大河网、郑州大学承办。(申华/文 李思豫/图 马绍坤/视频)
编辑:祝萍 审核 :范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