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河南“敬老月”暖心启幕!这份“适老答卷”守护银发幸福

2025-09-29大河网

大河网讯 金秋时节,郑州龙子湖畔波光粼粼,一场守护“银发幸福”的暖心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9月29日,河南省“敬老月”活动暨“养老服务消费季”启动,活动旨在通过汇聚政策温度、银发力量与民生关怀,为全省2000多万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加码”。

织密适老保障网,银发经济焕生机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吕挺琳在致辞中表示,“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始终是河南省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的初心与使命。近年来,河南将老龄工作融入“1+2+4+N”目标任务体系,从基础设施到政策供给,从服务保障到产业培育,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适老建设答卷。

在硬件支撑上,河南已实现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一批老年助餐点、日间照料中心扎根社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照料难”的现实问题;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精准落地,从家庭扶手安装到公共空间无障碍升级,细微之处彰显人文关怀。在产业发展上,河南积极培育“豫佳养老”服务品牌,布局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截至2024年底,全省老年产品和服务相关企业注册数量稳步增长,适老产品品类持续丰富,“银发康养”“智慧养老”等新业态蓬勃兴起,既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此次“养老服务消费季”是河南首次全省联动开展的惠老消费活动,覆盖省、市、县三级,围绕“衣、食、住、行、用、医、养、乐”八大领域,推出银发市集、适老化产品优惠、“中原铁道・大河之南”银发旅游列车等特色项目。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副司长潘新在致辞中肯定了河南在老龄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中探索的“河南经验”,称赞其为全国提供了有益借鉴,“从政策设计到落地执行,河南始终把老年人福祉放在首位,让适老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退而不休献余热,志愿力量暖社区

“我是军人的后代、人民教师,退休后带领社区老年人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启动仪式上,郑州市关工委副主任、康桥华城社区志愿者周慧玲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这位深耕教育领域56年的老人,带领社区150余位“五老”(老职工、老农民、老战士、老教师、老干部)组建志愿服务队,16年来坚守“文化兴家园”理念,让曾经“同在屋檐下,相见不言语”的社区,变成了“喜事有人贺、悲事有人慰”的幸福共同体。

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48位老同志组成了党史宣传小分队,全年演出28场;2024年,社区“中国式现代化社区治理实践”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五老”群体用岁月沉淀的责任与担当。正如周慧玲所说:“我们献了青春献银发,只因感恩这片滋养我们的中原热土。”

同样闪耀着银发光芒的,还有河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五大银龄行动”。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郭成全介绍,协会团结全省老科技工作者,在科普、健康、助农、助企、建言献策领域持续发力:老年科技大学线上线下辐射学员10万余人,1000多场智能手机培训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30余个县市区的健康义诊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为“三农”发展注入技术活力;参与研发的石墨烯防腐粉末涂料填补了铁路技术空白……这支“银龄智囊团”用专业与热忱,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多元活动添活力,老有所乐展风采

在启动仪式的展示交流环节,处处洋溢着老年人的活力与笑容。“银龄合唱团”唱响改编版《少年》,歌声里没有岁月的沧桑,只有不服老的朝气;省老年体育协会带来的健身舞蹈串烧,动作整齐划一,展现出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知名养老大V林烧(樊金林)分享的“新消费场景下的银龄生活”,让在场老年人看到“玩转智能设备、享受品质服务”的新可能。

河南颐城控股、交通银行等企业,也带来了适老服务创新成果:智慧养老平台可实时监测老年人健康数据,定制化康养方案满足不同需求,金融机构推出的“适老理财”产品为老年人财产安全保驾护航。而谷子益护、游龙机器人等企业的产品展示区,更吸引不少老年人驻足体验,电动爬楼机的便捷操作、外骨骼机器人的灵活助力,让大家直观感受到适老科技带来的生活改变。

据悉,今年10月全国第16个“敬老月”期间,河南还将开展国情教育、走访慰问、健康义诊、法律讲座等活动,为老年人送上“暖心大礼包”。(路娇)

编辑:王友振  审核 :郭同欢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