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粮食作物收获已过八成 已制定小麦晚播技术方案
趁着降水间隙,农民下地抢收玉米
人停机不停,河南各地抢收抢烘,加快秋收腾茬进度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张恒记者 杨逍/文 何玉帅/图
近期,持续阴雨天给河南秋收带来不利影响。10月8~9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在河南调研“三秋”生产工作,对秋收、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做了安排。
持续阴雨天气是否会影响秋收大局?目前河南秋收进展如何?农机下地难、烘干晾晒难的问题如何解决?后续降雨是否会影响小麦播种?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对话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详细解读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
全省秋作物已收获近80%
顶端新闻:持续的阴雨天气给河南秋收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9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332.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7倍,为1961年以来最多。且降雨日数多、日照时数少,大部土壤偏湿,局部农田积水,造成农机下地难、烘干晾晒难,给秋作物适时收获、晾晒带来不利影响。
“三秋”生产关键时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深入周口市、新乡市、郑州市、开封市,调研指导秋粮生产。省级派出9个“三秋”指导组,分包18个地市指导各地做好抢收晾晒、秋粮收购、服务保障等工作。
顶端新闻:目前河南秋收的进展如何?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截至10月11日17时,全省秋作物已收获9389万亩(占79.6%),日收获进度283万亩。粮食作物已收获6147万亩(占80.6%),其中玉米已收获4983万亩(占86.2%),水稻664万亩(占75%),大豆315万亩(占55%);花生已收获1570万亩(占79.3%)。
从地市进度看,南阳、商丘过九成,开封、周口、平顶山、濮阳、漯河、信阳过八成,郑州、驻马店、许昌过七成,安阳、新乡、洛阳过六成,三门峡过五成,鹤壁过四成,济源过三成,焦作过两成。
人停机不停,开足马力进行烘干
顶端新闻:对于保障抢收,农业农村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前备好农机,及早开展“三秋”农机具检修保养,准备各类收获机械20万台,其中玉米收获机械8.3万台,花生收获机械10万台,组建742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认定832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
针对田间湿度大、机械下地难的实际,将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换装割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累计调集投入履带式玉米收获机7980台,其中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换装割台7014台。
组织人工抢收,针对履带式收获机不足问题,省市县“三农”干部假日坚守岗位,组织动员机关干部、返乡人员、放假学生和农民群众,进行人工抢收。
顶端新闻:如何协调烘干相关机具?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加大资金支持,省财政安排3000万元救灾资金,支持各地用于烘干机械奖补和秋粮收获补助。10月7日,又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补贴烘干和调度农机。
开足马力烘干,全面排查摸清全省4963台烘干机械位置、主体和电话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引导农民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就近对接烘干点。动员各类烘干主体24小时开机,人停机不停,开足马力进行烘干。截至10月7日,全省累计已烘干玉米、水稻430万吨。
科学组织晾晒,针对烘干机械不足问题,组织各地挖掘开放闲置仓库、村委大院、学校操场等各类宜晒场所,进行摊薄晾晒,使用电风扇、鼓风机等设备强制通风,加速水分蒸发。
秋粮稳产大局不变,收获进度和质量品质会有一定影响
顶端新闻:今年秋粮产量是否会有变化?后续小麦播种又有何安排?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持续阴雨天气对秋粮产量影响不大,不会改变秋粮稳产大局,主要影响秋收进度和秋粮质量品质。后续需抢抓降雨间隙抢收、抢烘,加快秋收腾茬进度。
目前我省已制定小麦晚播技术方案,从2021年小麦晚播经验看,由于近年来冬季气温偏高,加上底墒充足,只要措施到位,适当晚播影响不大。
顶端新闻:接下来,农业农村厅将采取哪些措施?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一是全力以赴组织抢收。及时调运适用农机具,支持各地改装轮式收获机械,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帮助种粮农民特别是困难人员加快抢排积水、抢晴收获,全面提高秋收进度。
二是千方百计烘干晾晒。积极动员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代烘服务,支持各地购置移动式烘干机械,动员粮食经纪人收运湿粮并转运烘干。同时充分开放公共场所方便群众晒粮。
三是多措并举开展秋粮收购。扎实做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有效保护种粮农民收益,稳定农民种粮预期。
四是高效组织保险理赔。快速摸排核查受灾情况,提高理赔效率,确保理赔资金尽快兑付到位。
五是及早准备小麦播种。分地区制定小麦晚播技术方案,落实以种补晚、以肥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四补”措施,提高播种质量,确保冬小麦等作物面积稳定、种足种好。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