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飞行的硫酸”咋多了?
有毒的隐翅虫 北京科学中心/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张逸菲
最近一个月以来,郑州阴雨不断,不少市民反映,在家中看到了红黑相间的隐翅虫,也有市民被隐翅虫毒液灼伤的案例,让人谈虫“色变”。
隐翅虫不会主动咬人
最近,社交平台上有河南各地网友发帖,称在家中发现隐翅虫。还有人无意间将虫拍死,其酸性毒液将人体肌肤腐蚀。不少人称隐翅虫为“飞行的硫酸”,对这个身长普遍不超过1厘米的小虫又恨又怕。
为什么最近这么多隐翅虫?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宋南向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介绍,近期郑州多雨,隐翅虫恰好偏好这样的潮湿环境,“天气降温后,隐翅虫就不会那么多了”。
他指出,绝大多数隐翅虫并非害虫。它们让人害怕,主要是因为某些种类的体液中含有隐翅虫毒素。隐翅虫不会主动叮咬或蜇人,市民感染隐翅虫皮炎,通常是由于不小心将虫子拍死后,虫体内的毒液飞溅到皮肤上所引起的反应。
宋南介绍,并非所有隐翅虫体内都有毒素,但市民们应警惕红黑相间的种类。“这种虫平时比较常见,很可能是有毒的种类。但也无需过度恐慌,隐翅虫通常不会成群出现,在家中发现后,用苍蝇拍等工具将其清除即可,避免直接用手拍打。”
毒液灼伤的脓包不要自行挑破
郑州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黄玉成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近两年,他在门诊询问被隐翅虫毒液灼伤的患者时,发现大部分患者都有外出旅行、住宾馆的经历,“隐翅虫喜欢潮湿环境,患者去山里玩、露营等,遇见隐翅虫的概率更大”。
市民家中出现隐翅虫,应该与开窗通风有关。黄玉成分析,隐翅虫有趋光性,白天一般不动,到晚间特别是强光线的地方,“会围绕灯光活动”。
“隐翅虫不叮人,但如果落在人体裸露的皮肤上,在它移动中,可能会产生线状爬痕。这时把它赶走即可,不要拍死它。”黄玉成说,隐翅虫毒液接触皮肤后,会出现刺痒和刺痛的反应,“还会有红肿和脓包的症状”。
若不小心被隐翅虫毒液腐蚀,最好前往医院,不要自行将脓包挑破。“这种脓包不是感染性的脓包,所以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和抗感染的药。”黄玉成说,脓包无菌,仅需局部抗炎抗敏治疗即可,“皮肤局部要保护好,不沾水,脓包会自行吸收,掉痂后,皮肤就会慢慢恢复。”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