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羊羔卖出万元背后的河南科技援疆“密码”
在新疆哈密,一只羊羔最贵能卖1万元,这背后的“科技密码”正是来自河南农业专家们带来的胚胎移植技术,也是河南农业科技工作者与哈密当地畜牧专家连续多年的技术接力与创新突破。
从“良种困境”到“羊贵族出圈”
在哈密市花园乡艾里克村的养殖场内,养殖户范万苍轻轻抚摸着一只刚满月的瓦格吉尔羊羔,这只小羊羔有着挺拔的身形和独特的棕色花纹。
通过互联网平台,范万苍向全国各地销售种羊,这样的纯种瓦格吉尔羊羔价格可达1万元一只,成了当地有名的“羊贵族”。
这背后,离不开河南专家们带来的胚胎移植技术,该技术为哈密优质肉羊扩繁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
“哈密牧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草食家畜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当地在发展现代畜牧业时遇到了良种扩繁的困境。”河南援疆干部、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海利说,哈密从澳大利亚重金引进了纯种萨福克羊等优质肉羊品种,但种群数量少,扩繁任务重。
为此,河南专家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远赴哈密开展对口科技援疆工作,帮助哈密解决养殖业发展方面的技术难题。
不止移植胚胎,更传技术“真经”
科技援疆不仅“输血”,更要“造血”。河南专家们对手术过程、冲胚步骤、移植方案和胚胎鉴定等进行了系统优化,“手把手”系统指导和培训,帮助哈密技术员提高胚胎移植的实际操作能力。
9月17日至10月7日,在巴里坤县健坤牧业和伊州区花园乡艾里克村,来自河南的专家开展胚胎移植工作,共超排处理空怀受体羊360只,移植受体羊344只,包括瓦格吉尔羊、萨福克羊和澳洲白羊,其中,移植萨福克羊冷冻胚胎134枚,鲜胚移植210枚,全面提高了哈密畜牧技术人员的胚胎移植水平。
合作交流中,豫哈双方还延伸出新的研究方向,专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简化测序,分析绵羊超数排卵反应效果的分子遗传机制,为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技术推广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胚胎移植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不仅提升了哈密畜牧业的科技水平,也为当地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养殖户范万苍通过自然杂交、胚胎移植等方式,使瓦格吉尔羊养殖逐渐规模化。他保留了一部分纯种瓦格吉尔,其余的用杜泊、萨福克等品种与瓦格吉尔进行杂交。经过四代繁育,他家羊圈里的羊有300多只,其中纯种的有70多只。如今,范万苍养的瓦格吉尔羊成为哈密本地养殖行业独一无二的特色,也成了他家增收的“主力军”。
范万苍养殖的羊圈里,杂交后繁殖的羊羔一代比一代品质更优良,价格也一代比一代卖得高。通过互联网平台,他养的羊被售往全国各地。
胚胎移植技术的成功引进,不仅为哈密带来了高品质的肉羊品种,也带来了科学养殖的理念和技术,为当地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科技动力。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