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整合14个高频事项 企业有了一个免费“外贸管家”

2025-10-21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整合14个高频事项 企业有了一个免费“外贸管家”

  郑州航空港区推出外贸“一类事”服务改革,企业开办、报关单位备案等业务可“一站式”办理

郑州航空港区外贸“一类事”办理窗口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刘远怀 文/图

  上榜案例:

  郑州航空港区

  外贸“一类事”集成化服务改革

  “我们从公司注册到办理好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电子口岸卡等外贸业务,全程线上辅导申报,真是太方便了。”10月10日,河南齐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齐东新能源公司”)业务经办人尹佼告诉记者。

  这样的变化,源于郑州航空港区推出的外贸“一类事”集成化服务改革。这项改革将企业开办、报关单位备案、原产地证书申领等14个高频事项整合为外贸“一类事”基础套餐,实现了外贸“一类事”业务“一站式”辅导办理。

  “一站式”服务

  从多部门奔波到一窗集成

  齐东新能源公司主营二手车出口业务,2025年5月因其母公司业务规模扩大,选择在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内成立该公司。

  “一开始不知道有外贸‘一类事’窗口,我们就准备先去办理营业执照,再去其他部门咨询并办理进出口业务。”尹佼告诉记者,没想到第一步公司线上核名便遇到了问题,“口岸局工作人员告诉我说,可以联系郑州航空港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外贸‘一类事’窗口辅导办理。”

  随后,尹佼与外贸“一类事”窗口人员取得了联系。

  在窗口人员的线上指导下,齐东新能源公司的营业执照很快办理成功。“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电子口岸卡、银行开户、出口退(免)税备案……在外贸‘一类事’窗口工作人员的线上指导下,我们公司一趟都没跑,就办完了一系列的外贸业务,非常方便,也非常快。”尹佼说。

  “一类事”改革

  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

  尹佼的经历,只是众多郑州航空港区外贸企业经历的一个缩影。

  “我们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持续收集企业诉求,定期复盘,不断探索推进跨境贸易业务集成,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办事。”郑州航空港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基于企业共性需求,郑州航空港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推动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郑州分中心在航空港区设立电子口岸卡合作制卡点,方便企业办理电子口岸卡变更、延期、维护等业务。

  外贸“一类事”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齐东新能源公司的后续业务,郑州航空港区还可以提供二手车鉴定评估专业人员参保、电子钥匙申领、出口备案、出口许可证等二手车出口全链条帮办服务,相当于给企业配备了一个免费的“外贸管家”。

  外贸“一类事”窗口自2024年11月试运行以来,为企业提供帮办服务280余次,减少企业跑动次数80%以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企业发展更省心、更安心。以前是企业找服务,现在则是服务主动找企业。

  “一体化”效应

  从便利化服务到开放型生态

  优质的服务带来了外贸企业数量的显著增长与发展能级的持续提升。

  今年前7个月,郑州航空港区进出口总额达2296.81亿元,同比增长40.2%。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是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备案外贸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企业活跃度同比提升44.12%,今年以来新增备案企业152家,同比增长39.45%。

  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口岸管理局、新郑海关、招商工作部等单位协同发力,持续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政策落地见效,通过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构建从市场准入、通关便利到后续监管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助力外贸企业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外贸企业集聚的效应正在加速显现。随着“一类事”改革的深入推进,郑州航空港区逐渐构建起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外贸生态圈。从单一的便利化涉企服务到整个区域开放型生态的构建,郑州航空港区正以其创新实践,持续巩固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地位。

  专家点评

  外贸集成“一类事”,枢纽领跑“一大步”

  郑州航空港区推出外贸“一类事”集成化服务,不仅是政务服务的形式创新,更是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不仅实现了政务服务从“碎片化”到“系统化”的治理跃升,也优化了营商环境,提升了企业的办事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推动枢纽经济领跑了“一大步”。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郑州航空港区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畅通。“一类事”畅通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办事渠道,畅通了产品和服务出关的通道,畅通了河南枢纽经济发展的新天地。郑州航空港区的探索,为内陆地区打造开放新高地提供了关键路径。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 胡钰

编辑:祝萍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