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遗产,河南再“+1”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和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拟通过复核名单的公示》。漯河市召陵区3515皮革皮鞋工厂入选,截至目前,河南省国家级工业遗产数量达到了7处。
入选丨漯河这座皮革皮鞋老工厂成为国家级遗产
此次入选的3515皮革皮鞋工厂,位于漯河市召陵区,申请单位为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其核心物项有车铣工房,制革大工房,制革实验室,10吨锅炉房,1号锅炉房,2号锅炉房,3号锅炉房,发电车间,1号军需库,2号军需库,3号军需库,4号军需库,5号军需库,6号军需库,7号军需库,8号军需库,9号军需库,烟囱,大礼堂,水塔,炮楼,专用铁路线,机修机床,下裁机,模压机,缝纫机设备,鞋靴样品,档案文献。
工业学大庆
六十年代公司大门
1954铁路专线
一座老工厂,多少老记忆。对于老漯河来说,“207”这组数字能唤起不少记忆深处的往事。“207”,是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建立初期的代号。工厂始建于1951年,现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新兴际华集团旗下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是皮鞋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新中国刚成立时,漯河市牛行街是全国闻名的牲畜交易市场,周边区域耕牛出产量大,牛皮产量高、质量好。同时,靠近铁路运输线,交通便利。再加上城市小,有利于工厂安全保密。因此,中南军区后勤部决定在漯河建立一座新型、现代化的制革制鞋工厂。
出于保密需要,1953年9月,工厂被中南军区后勤部授予“207”代号。1965年,“207”军需工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一五工厂”,2007年1月又改制为“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
认定丨“城市锈带”渐变“生活秀场”
工业遗产,是“城市锈带”。
《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工业遗产是指在中国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工业遗存。
国家工业遗产核心物项是指代表国家工业遗产主要特征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物质遗存包括厂房、车间、作坊、矿区等生产储运设施,与工业相关的管理和科研场所、其他生活服务设施及构筑物和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办公用具、产品、档案等;非物质遗存包括生产工艺、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工业精神等。
为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传承中国工业精神,促进工业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从2017年开始,工信部便开始公布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截至目前,已公布了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实施动态管理,经认定的国家工业遗产有效期为五年,每满五年复核一次。
焦作电厂成“生活秀场”。
根据了解,河南是中国近现代工业集聚地之一,工业遗产(遗存)较多。截至目前,先后共有7处工业遗产入选了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其中洛阳市涧西区占了四个。
河南省级层面,也在动态增加中。为了打捞工业乡愁,让“城市绣带”成为“生活秀场”,工信部门要求,各地工业部门、省级工业遗产所有权人要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及活化利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传承弘扬优秀工业文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名单丨河南省国家级工业遗产数量达到7处
1.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洛阳市涧西区)
2.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市涧西区)
3.洛阳耐火材料厂(洛阳市涧西区)
4.洛阳铜加工厂(洛阳市涧西区)
5.焦作煤矿(焦作市中站区、解放区)
6.焦作电厂(焦作市解放区)
7.3515皮革皮鞋工厂(漯河市召陵区)
编辑:申久燕 审核 :安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