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深山工地深夜被盗 循线追踪擒住“黑手”

2025-11-05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林长龙

  “太感谢你们了!这下我们能够安心地施工了!”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某光伏企业陈经理紧紧握着环江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长罗铁彪的手,迫不及待地将一面写着“雷霆出击追失物 警企同心筑防线”的锦旗送到民警手里。

  事情还要从今年夏天说起。在环江县深山的腹地,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这本是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工程,却接连遭遇“黑手”——电缆、钢材深夜被盗,项目施工一度陷入停滞。

  接到报案以后,环江县公安局驯乐派出所联合刑侦大队民警攻坚克难,奋力破案,并在野外无监控、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极强的困境中,从蛛丝马迹里揪出盗贼,成功破获系列盗窃光伏设施案。

  专挑夜间动手

  “轰隆……”7月12日凌晨,环江县某光伏发电项目工地的值班员被一阵异响惊醒。当他打着手电筒赶到现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数千米光伏电缆被齐根剪断,裸露的铜线在深夜泛着光。

  “这已经是第三起了!”项目负责人陈经理感到十分震惊,深山郊野,光伏电缆竟这样被人盗走,面前的损失清单令人触目惊心。据统计,共有15000米的光伏电缆和近2000公斤的钢材被盗,造成各类经济损失数十万元。更让他心急如焚的是,盗窃导致施工进度滞后数月,县里的重点工程迟迟无法完工,成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一块“心病”。

  “这帮窃贼专挑夜间动手,现场及附近没监控,我们连他们的影子都看不见……”陈经理向民警介绍案件的简要情况。

  驯乐派出所接到报警后,所长覃志搞立即带领民警深入案发现场开展走访调查。通过现场走访、勘查分析后发现,这起案件破案难度较大,现场除了遗留的一些残渣断头之外,并无其他有价值的案件线索。看着值班人员期盼的眼神,覃志搞意识到,想要侦破案件一分钟都不能等。

  于是,覃志搞立即将案情向环江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通报,一支由“刑侦+派出所”组成的侦办组迅速行动,现场勘查、走访调查等多种侦查手段同时上线。

  “企业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我们必须将这只‘黑手’揪出来!”在案情分析会上,覃志搞拍着胸膛,表态掷地有声。

  确定侦查方向

  “走,我们去现场!”案情分析会结束后,第二天一大早,覃志搞便带领民警黄创宝再次进入光伏工地查找案件线索。由于该项目建在连绵的深山里,在方圆2公里内见不到一户人家,这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你看这断线切口,平整得很,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是专业工具。”覃志搞蹲在泥地里,指着电缆断口分析,“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特别强,专挑没有监控的偏僻地方下手,每次作案后都把工具隐藏好。”更让民警头疼的是,山区多雨,每次案发后现场都会被雨水和泥土破坏,连个完整的脚印都没有留下。

  “从销赃渠道查起!”在汇集各方面的线索后,警方最终确定了案件的侦查方向。民警兵分三路,以驯乐辖区为中心,向周边乡镇辐射,把各个废品回收站都梳理了一遍。“老板,最近有没有人来卖铜线?”民警随即展开地毯式搜索,希望能够打破僵局。

  功夫不负有心人,民警从环江至邻近的金城江区,走访了数十家废品回收站后,案件出现了转机。一位店主反映:“曾有一个姓谢的男子,运送钢材和电缆线到他的门店来卖过……”民警迅速把侦破案件的重心聚焦在谢某身上,并围绕他的活动轨迹展开深入调查。

  案件成功告破

  “谢某,男,35岁,曾在光伏项目干过杂工……”当民警把嫌疑人信息贴在案情板上时,黄创宝突然一拍大腿:“我见过他!”原来,谢某曾在工地做了两个月杂工,对哪个地方未安装监控、哪条小路能够绕开警方的视线了如指掌。

  于是,民警们围绕谢某的社交圈开展外围调查。种种迹象表明,谢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今年10月16日凌晨,覃志搞带领民警来到谢某家中实施抓捕。

  “不许动!”覃志搞大喝一声,和同事们扑了上去。谢某知道自己的罪行已经败露,便没有做无谓的抵抗,束手就擒。

  “我就是手头紧……”谢某一开始还想抵赖,可当民警拿出他最近的销赃转账记录和废品回收站老板的证词时,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我知道工地哪里没有监控,就专挑那些地方下手……”谢某交代,他把偷来的电缆和钢材分批次运到废品回收站变卖,牟取利益。民警顺着线索,在废品回收站找到了大量还没来得及处理的被盗物资,此次系列盗窃光伏设施案成功告破。

  破案不是终点。“企业的发展路延伸到哪,我们的平安守护就跟进到哪。”覃志搞说。据了解,如今,驯乐派出所建立了“企业警务联络点”,民警定期到光伏项目和周边企业走访,建立健全警企联防联控机制,在深山里织起了一张“平安防护网”。

  漫画/高岳

编辑:张龙(小)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