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2025-11-07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这句迟到了三代人的话语,通过短视频平台传回了台湾。


没想到,这个简单视频竟成了她人生的分水岭。

一条记录河南寻根之行的视频,让翟翾意外地成了连接两岸年轻人的桥梁。正是这次经历,让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辞去电视台主播工作,全身心投入两岸交流。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召开之际,大河网记者采访了这位来自中国台湾的“河南孙女”。

寻根之旅

翟翾的爷爷是河南洛阳人,1949年带着襁褓中的儿子前往台湾,终其一生再未踏上故土。

“爷爷是一位作家,作品很多,相关资料就有二三十箱。他去世后,我开始认真阅读他的著作和日记,那些没说出口的思念,都写在文字里。”翟翾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

爷爷生前酷爱牡丹,后来翟翾才理解,那是他儿时在洛阳的记忆,是思乡的寄托。

今年四月,翟翾终于带着父亲回到河南孟州老家。当她踏上家乡土地时,对着镜头说完“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就忍不住哭了。

在老宅的地上,她刻下一个“家”字。“老家原本是模糊的概念,但真的回来后,心里顿时充满踏实的力量。”


辞职抉择

寻根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反响的同时,也招致了部分绿营媒体的抹黑。面对舆论压力,翟翾在八月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意外的决定——辞去电视台主播职务。

“如果不做两岸交流的节目,可能会后悔。”翟翾在直播中解释离职原因时说道。

她强调,自己没有选择退缩,也没有做出让祖先蒙羞的决定。

面对当前社会气氛中连寻根都可能被政治化的现象,翟翾选择继续前行,打破对两岸交流的封锁与误解。

情感连接

翟翾的视频引发的共鸣远超预期,她的聊天室成了两岸交流的平台,许多台湾朋友看了她的寻根视频后很感动。

“我本来只是想记录我们家的故事,给爷爷和翟氏祖先一个交代。”翟翾说。

但令她意外的是,两岸网友在她的视频评论区展开了温暖互动。

台湾网友留言表示“我要到哪个省份寻根”,对应省份的大陆网友就会回应“来,我招待你,我帮你”。

这种自发形成的互助情感连接,超越了她最初的预期。

微光成炬

在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连心汇活动中,翟翾分享寻根经历时,本该远在河南的堂哥翟江涛带着一瓶家乡的灶心土登台相见。

“一把灶心土,一份根之念。我会永远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并一代代传承下去。”翟翾激动地说。

这种普通人之间的真实交流,正是打破两岸信息茧房的关键。

翟翾认为,打破信息差的关键就是多交流,让台湾青年亲自来大陆看看,感受真实的大陆。

从寻找血脉的根,到为两岸青年搭起交流的桥,翟翾手中的话筒依然在述说故事。

如今,她的故事里有了更多人的回响,共同奏响着跨越海峡的和谐旋律。

有岛内老兵的女儿联系她,希望帮忙找到河北的故乡;翟翾立即订机票去寻找并记录过程。

还有台湾网友看了她的视频后,自发去办理台胞证,准备踏上前所未有的寻根之旅。

如今,翟翾的聊天室里,两岸年轻人的对话仍在继续。台湾网友留言说想去大陆寻根,大陆网友立刻热情回应:“来,我招待你,我帮你。”

从台湾主播到两岸交流的桥梁,翟翾用最朴素的乡情,在隔阂中点亮了一盏微光。

个体故事的情感共鸣,正搭建两岸交流的情感金桥。

编辑:王友振  审核 :刘杨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