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王建力:从“王屯难”到“王屯美”,一段顺口溜背后的蝶变密码丨聚焦“两高四着力” 人大代表在行动

2025-11-10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贺志泉 席茜)“王屯是个好地方,红白喜事不铺张,勤俭节约记心上,干部党员做榜样......”这段顺口溜是鹿邑县高集乡王屯村的村规民约。谁能想到,十年前偏远落后的村子,如今却成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

  在这里,村庄富美,邻里和睦,产业兴旺,婚丧嫁娶主打一个省心省事又省钱。而带领王屯村实现这场华丽转身的,正是这里的省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力。

王建力带领群众整治村庄环境

  临危受命,扛起村庄“蝶变”重任

  时光回溯至2014年。那时的王屯村,村民间流传着“王屯穷、王屯难、路狭窄、污水潭、大人不敢走、小孩不敢玩”的顺口溜。村庄破败、环境恶劣、人心涣散,是典型的落后村。看着周边村庄蓬勃发展,村民们心急如焚,迫切需要一个能带领他们走出困境的“领头雁”。

  就是在这时,王建力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上任伊始,他没有豪言壮语,而是带着村“两委”班子一头扎进村民家中,在走访中他发现改善人居环境是群众最迫切、最集中的期盼,便决定以此为突破口,打响王屯村“翻身仗”的第一枪。

  整治废旧坑塘、拓宽狭窄街道、打通断头路、修建下水道、栽种绿化苗木……每一项工程都牵涉具体利益。面对部分村民的不解和阻力,王建力率先垂范,捐出自家1亩宅基地、3亩耕地用于公园建设和道路拓宽,甚至将每月工资全部用于村内公务开支。他说:“吃亏就是荣誉证,强民富民就是功劳簿。”

  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党员王可彬、秦灿然等人无偿让出自家宅基和自留地;时年93岁的老支书秦超众带领全家上工地;外出经商人员秦红艳捐款20余万元;全村群众义务出工,最多时一天达600多人……“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成功人士捐助、群众参与”的治理新模式由此形成,凝聚起改变家乡面貌的强大力量。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共同努力,昔日“脏乱差”的王屯村已蝶变为国家级森林乡村、河南省美丽乡村、河南省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实现了从“王屯难”到“王屯美”。

王建力在花卉基地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产业筑基,蹚出乡村振兴“富民路”

  村庄变美了,如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成为王建力思考的又一重点。作为人大代表,他深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他带领村“两委”,立足村情,精准发力。2018年,成功引进并建立了豫卉花卉基地,如今已发展至70亩、50座大棚,种植300多个花卉品种,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4万元以上,带动60多名村民就业。他敏锐抓住文玩市场机遇,大力发展特色葫芦产业,引进10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达200多亩,通过“种植+加工+电商”模式,普通素果线上日销数百箱,精品葫芦价值不菲,延伸的勒扎、雕刻、烙画加工更是提升了附加值,带动200余人就业增收。

  此外,他还推动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系统梳理土地资源,流转土地600亩,带领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菊花、中药材、苗圃、苹果、蒲公英等特色种植,形成了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王建力向群众宣传村规民约

  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王建力对农村婚丧嫁娶中的陈规陋习,特别是日益攀升的高价彩礼深感忧虑。“眼瞅着彩礼一年比一年高,结婚成了农村人的心头大事,这绝不是好现象。”他决心向这一顽疾“开刀”。

  他牵头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彩礼倡导标准不超过3万元,并对宴席规模、随礼金额等作出规范性建议,将“反对高价彩礼”写入红白理事会章程。他不仅“动口”宣传,更“动手”实践。在村民婚礼筹备时,他带领村干部主动介入彩礼商定,耐心沟通,争取理解。2022年,村民王明扬结婚,女方起初要的彩礼过高,男方家庭困难。王建力带领乡贤多次上门沟通,最终女方不仅放弃了高要求,还退还了部分彩礼。他迅速将这件事树为典型、广泛宣传,引导村民从“比彩礼多少”转向“比家风好坏”。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以身作则,儿子结婚时严格遵守村规。如今,王屯村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显著减少,“白事不上酒,一律大锅菜,每桌不超200元”已成为村民自觉行动。他还组织春节“村晚”、评选道德模范等活动,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王建力在人大代表联络点征集群众意见

  履职为民,彰显人大代表“真担当”

  王建力始终牢记“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他将代表履职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扎根基层,倾听民声。

  他充分利用“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问政会”等平台,面对面接待群众,向有关部门反映交通拥堵、停车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在村内,他深化“党支部+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体系,划分网格,配强队伍,推行“敲门行动”“网格代办”等服务,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王屯村已成为“无讼村居”。他还推动投入20余万元打造“数字乡村”平台,实现“社会治理一张图”,提升治理效能。

  “我将继续做好人民‘代言人’,当好带头人、做好践行者,扎实推进一居一业和美乡村建设。”在迈向“十五五”新征程之际,王建力这样承诺。

  从整治环境到发展产业,从破除陋习到精细治理,王建力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他的故事,是基层人大代表扎根乡土、履职为民的生动缩影,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一曲激昂的奋斗之歌。

编辑:陈静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