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进出口规模领跑中部 郑州外贸再“提前”

□本报记者 王延辉
制单、拣货、打包、出库……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园区,10万平方米的自贸达跨境保税仓内,几百人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
拣货员在轻型货架、高位货架间来回穿梭,把消费者网购的商品分类拣出,快速送往下一个流程处理。
“我们与多个电商平台合作,涵盖了全品类跨境商品,‘双十一’当天订单量近20万单。”11月14日,郑州自贸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商务经理陈彦虎向记者介绍,“这两年,日均出库订单7万单左右,全年业务量占到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园区的三分之一多。”
作为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区域、跨境电商“1210”监管服务模式诞生地,在“双十一”消费旺季带动下,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园区今年已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243亿元、同比增长近24%,提前54天超越去年全年交易额。
在郑州,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主要依托的“数字丝绸之路”跑出了新的加速度。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西货运站,以跨境电商出口为主的航班每周超50架次。今年前三季度,郑州航空口岸跨境电商出口货运量达18万吨,同比激增106.2%。
提前!空中丝绸之路上,传来奋飞捷报。截至11月3日,郑州机场今年货运量累计达82.52万吨、同比增长24.76%,提前58天突破去年全年货运量。其中,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占比超60%,已提前两个多月超过去年全年货运总量。
连续8年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郑州机场国际地区货运量缘何屡创新高?在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引领下,河南向全球拓展“双枢纽”合作,今年新开通16条国际航线,全货机航线累计开通68条(国际地区49条),通航32个国家。
提前!陆上丝绸之路上,河南“带货快车”也在加速驰骋。今年以来,河南奋力推动班列扩量提质和郑州国际陆港建设运营,持续完善“枢纽+通道+网络”物流体系,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扩大对外开放能级。今年以来,河南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2800班,同比增长约50%,提前60多天超去年全年开行量。
一个个“提前”,托举郑州乃至河南外贸“开挂”了。
一组组数据恰是印证。今年前10个月,我省进出口额7411.2亿元,同比增长14.5%。前三季度,郑州市进出口总额4332.5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出口2855.7亿元、同比增长35.7%,进出口规模领跑中部,增速位居全国外贸30强城市第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手机和汽车等产品出口是重要牵引。
外贸的本质是货物跨境流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大通道塑造大格局,大通道带动大开放。统筹推进“空陆数海”丝绸之路协同发展,郑州要做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让“货通全国”与“买卖全球”比翼齐飞。
编辑:申久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