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肺叶切除后,他找到了第二人生丨e路声花④

2025-11-21大河网

大河网讯 “医生说我肺活量从5000掉到3800,这辈子可能完了。” 谁能想到,曾因肺叶切除手术陷入绝望的朱唯一,如今正身着简约西装,站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的聚光灯下,面对无数镜头从容开讲。从缠绵病榻到千万粉丝的“军事评书”顶流,“听风的蚕”如何成为军迷的“失眠搭子”?

“误操作”的网名,暗藏人生转折

“听风的蚕”这个ID源于一次输入法错误——本想注册“听风观月”,却打成了“听风的蚕”。本想改正,却发现粉丝量已逼近50万,他索性将错就错:“蚕吐的是精华,别人吐槽,我吐丝。” 这位面对屏幕侃侃而谈的河南漯河人,凭借多年工作经验练就了一身从庞杂信息中甄别真相的本领。2023年因肺癌切除带病的肺叶,养病期间偶然发布军事解析视频,竟一炮而红。  

他用降低门槛的知识科普,“航空雷达好比小区门禁”“电子战如同信号干扰”等生活化类比,让军事小白也能秒懂复杂技术。他接地气的幽默表达更是圈粉无数,自称“油腻大叔”,趣味演绎严肃话题,连河南戏曲的诙谐都被他融入解说。

辞去体制内工作后,朱唯一拒绝“求老铁刷火箭”的网红套路,专注内容创作,坚持“品质比流量重要”。

从病榻到巅峰,他的坚持为何引发共鸣?

成名之后,责任随之而来。

近期,朱唯一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并未过多沉溺于个人成功的叙事,而是将一个更具共鸣的思考带到了公众面前——我们该如何共同守护这个赋予我们新生的数字家园?

他呼吁:“互联网是每个人的数字家园,维护网络文明就是守护自己的生活。” 这种责任感源自他的经历——从生死边缘到重获新生,互联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也用理性与幽默回报这片土壤。  

“他的视频是军事迷的‘睡前助眠神器’,更是入门小白的‘知识导航’!”  “不说教、不煽情,用数据说话,这才是正能量该有的样子。” 在他的视频下,网友纷纷这样评价。

从个人命运的“破茧成蝶”,到对群体责任的“谆谆告诫”,“听风的蚕”朱唯一完成了一次身份的升华。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知识分享者,更是一位负责任的“数字业主”。

朱唯一的故事,始于一场疾病,成于互联网的无限可能。他在网络上发布的作品不仅普及了知识,为粉丝的网络生活增添趣味,更唤醒了大众对网络文明的担当。正如他所言:“当虚拟与现实交融,每个网民都是家园的建设者。”(申华/文 任昱炎/视频)

  此前报道:

  用魔法打败魔法!她的婚礼让亲友都懵圈丨e路声花③

  接单后,跑腿小哥“跑进”了孩子心里丨e路声花②

  玩啥窝囊游?去洛阳整套汉服才是真·精致丨e路声花①

编辑:陈静  审核 :郭同欢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