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何以强势崛起
“敢闯敢试,支持新就业,倡树新的就业观,越来越多‘小镇青年’在新职业中实现人生出彩。”
□河南日报评论员 夏远望
12月24日,携程集团发布的《2019国民旅游消费报告》显示,国民旅游消费需求持续释放,“90后”超越“80后”成为旅游消费绝对主力,低线城市也爆发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小镇青年旅游消费崛起,三线及以下城市出境游人次同比增长160%,超过一线城市。
最近一两年,“小镇青年”强势崛起,成为中国消费的核心热词。今年“十一”黄金周,“小镇青年”消费频次增长50%;“双11”电商市场再下沉,“小镇青年”成主要动力;就连持续遇冷的汽车市场,也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找到了寒冬中的暖意。
“小镇青年”异军突起,是县域经济悄然转变的一个缩影。一方面,产业转移下沉、政策利好叠加,“草根”返乡创业,以县域为代表的中小城市正在释放越来越大消费潜力、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下降,三四线与一二线城市收入差距缩小,网络科技与现代交通迅猛发展,正在抹平大都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地理鸿沟。“小镇青年”与父辈相比,消费观念更加自主化、多元化,当地相对便宜的房价和更多的悠闲时间,也让他们的消费力有了实质性增强。
“郡县治,则天下安。”在中国城乡二元机制中,县域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河南县域面积占近90%、常住人口占3/4、经济总量占2/3,无论是改善供给,还是扩大投资、消费需求,县域都有很大空间。刚刚结束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夯实县域经济支撑,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改革开放创新激发活力,解决县域发展面临的突出制约,打造新时期县域经济竞相出彩的生动局面。“小镇青年”不仅是拉动内需的一股清流,更是县域经济崛起的生力军。大别山青龙岭下,“小镇青年”打造了河南首个创客小镇,2.4万名支付宝云客服中,AI标注师几乎全是“小镇青年”。让县域“火”起来,就要让“小镇青年”舞起来,舞出青春能量,舞出发展势能。
在新业态竞展芳华。以“灵活的就业模式、丰富的就业渠道、较低的从业门槛”为特点的零工经济正在深入中小城市与乡镇,《2019中国县域零工经济调查报告》显示,县域市场有零工收入的人群达到了52.27%,35.11%的县域零工工作与互联网相关,新技术的分解与整合让劳动分工更精细化,一些传统的职业在消失,新的职业被创造出来,越来越多“小镇青年”更乐意从事新业态工作。敢闯敢试,支持新就业,倡树新的就业观,越来越多“小镇青年”在新职业中实现人生出彩。
在学习中耕耘希望。“小镇青年”一般都受过系统教育,很多都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2019小镇青年报告》显示,由于“小镇青年”可支配时间明显多于都市青年,且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强烈,在“学习型视频”的观看占比上,“小镇青年”是都市青年的8倍。“小镇青年”学习多集中在实用性技能上,如科学种植、电商服务等。无论县域经济发展,还是乡村振兴,都呼唤善学习、懂技术的青年人才,把职业培训办到乡里,让各类专家线上教学,为“小镇青年”搭建更多更好的学习平台,能够更好地促进“小镇青年”成才,进而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从时代足音中聆听“小镇青年”心声,我们会收获很多、很多。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