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金庸图书馆不拆了,后续该何去何从?
4月22日晚,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发文《恳请相关方面不要拆除金庸图书馆》,提及位于嘉兴的金庸图书馆即将被推平、拆除,立即引发大众对金庸图书馆去留的关注与热议。
4月23日下午,嘉兴南湖区官方微信公号“南湖发布”发布了关于金庸图书馆保护利用的公告,否认即将拆除的消息,称“具体保护利用方案正在优化论证之中”。
这间以“大侠”金庸命名的图书馆,据说是全国唯一的一间,如今却面临被推平、拆除,确实让人感到茫然,难以理解,一些“金迷”不由感慨:难道武侠已经真的远离我们当代生活,社会连个武侠藏身之处也容纳不下了?当年,金庸风光无限,建设金庸图书馆,这是一张金字名片,而金庸图书馆收藏金庸相关文献丰富,一度成为嘉兴学院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如今,斯人已逝,图书馆沦落到被遗弃、拆除的地步,确确实实让不少人情感上难以接受。
之所以有拆的传闻,一大原因是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度嘉兴市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计划表》明确显示,“嘉服集团(原嘉兴学院北校区)地块”,已经纳入旧城区改建,而金庸图书馆恰恰就是在嘉兴学院北校区,被理解成在被改建之列也在情理之中。而且,2010年随着嘉兴学院校区搬迁,金庸图书馆的藏书被搬迁至梁林校区,2017年6月,金庸文献室在嘉兴学院梁林校区4号楼落成,金庸图书馆的藏书有了新家。而随着人去书空,原嘉兴学院北校区的金庸图书馆逐渐闲置,不再使用。现实情况就是,一边是建设需要,一边是闲置不用,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考虑,空置就是浪费资源,拆除图书馆建设其他楼盘商场等,总比让荒芜变成废墟更有价值,也在情在理。尽管有些人的感情上一下子接受不了,但在没有财力、人力,以及更好保护方案的支持下,最终结果也只能走这样一条路。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金庸先生的文学贡献和影响力。麦客思研究曾统计2021年一百多所高校借阅报告,东野圭吾、余华、金庸等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几乎在各地的图书馆榜单中,都离不开金庸作品的身影。在无数读者心中,留下金庸图书馆,这不仅仅是金庸是文学大师、武侠小说誉满江湖之故,更有金庸创造出的一个个经典人物丰富、鲜明的个性和精神情怀在国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这是一道文化烙印,也是一种精神向往。特别是,当今社会的图书馆已经成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让金庸图书馆更好发挥名人文化效应,引导、推动更多人爱读书、爱学习,涵养浓厚的文化氛围,并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明显的巨大影响作用。所以,无论出自什么原因,有怎样的理由,在拆与不拆之间都应该好好权衡,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去做科学的平衡,让经济和文化双飞,这无疑是解决金庸图书馆去留的最佳选项。
如今当地政府决定不拆,确实让不少读者感到欣慰,也表明了当地政府文化当先、社会效益优先的态度。但是,在原先馆藏金庸图书已经有新家,保留旧馆相当于增加一个图书馆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体现它的存在价值,服务好社会之需,还应该做好规划、保护、创新等具体工作。尤其是为旧馆添置书籍等文化产品,就要有所考量,权衡利弊,在选择上有侧重、有个性,形成新旧两馆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而不是简单粗糙地“复制”照搬,以免两个以金庸经典图书为主的图书馆高度雷同和重复,浪费宝贵的图书馆资源。特别是保留下来的金庸图书馆更要多些与时俱进,在馆藏和服务方面多下点功夫,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不仅仅局限于“武侠世界”里下功夫,也不必过度沉湎于“武林纷争”。(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黄跃成)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