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地评线】河声:党员干部要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

2023-09-21大河网

 一个时期以来,文山会海成为基层的累赘,很多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难以集中精力干事创业。让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这不仅是一种决心与态度,更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一种作风。

文山会海习惯久矣。开会成了主要工作,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这是不少基层干部自我解嘲的口头禅,事实也的确如此。去年,一位单位负责人谈到工作之累时感叹道,现在就是会议多,多得应付不了。有一天,他们单位连续接到四个会议通知,而且都是通知“一把手”参会,“一把手”哭笑不得,只得给一个个领导请假让人代为参会。一位经常接受督查迎检的基层干部不无抱怨地说,不开会行嘛,每次上级督查考核,都要查阅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看是否召开会议研究贯彻落实,看是否召开会议学习了上级文件精神,前年某单位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开会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被通报批评过。

文山会海的根源在哪里,值得探究。“削文山”“填会海”的口号已经喊了许多年,可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多少成效,有的地方和部门甚至还愈演愈烈。首先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有人说,领导就是开会的,不开会还当什么领导。纵向来看,从上到下,级级要开会;横向来看,上百个部门,每个部门都要开会;每个部门当中,又有若干领导,还得分别开会。其结果是,当坐机关的领导多了,接地气就不够,就会把开会、发文当成主要工作,使得文山会海更加难以根绝。

其次,信息化手段落后,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当今是互联网时代,有些会议完全可以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有些材料完全可以网上传输和打印,完全没有必要耗时费力将众多党员干部聚拢在一起。能够通过信息化、互联网来解决的工作,就要通过视频会议,或微信群传达,或网络共享,或网上办公,不要动辄兴师动众,让人们陷入无休止的会议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应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在信息化十分发达的今天,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通过开会布置工作,这个习惯要改一改。

党员干部要做“削文山”“填会海”的促进派。要让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需要以上率下,从上级率先开始改变。从法治层面入手,建立起制度性措施。通过综合会议,改变部署工作的方式。每年各级各单位都要部署各种各样的工作,从年前12月份开始,几乎要开到4月份左右,各级都还在部署工作。每个地方年初部署工作任务,规定只能召开一个综合会议,所有工作任务均在此次会议上部署,统一颁发简明扼要的工作要点,越简单越好。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凡是已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工作,一律不需要再开会、再发文来进行布置,而是严格按照法律政策要求来办。

另外,督查考核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群众满意。因此,考核指标的设计,就应该以结果和民意调查为主,而不是看什么资料、档案,以及为留痕而留痕。平时的工作过程与程序,应主要以信息化方式来获取和考核,建立大数据平台,不得以纸质文件和材料作为主要迎检依据。建议明确每年各地各部门开会、发文的控制指标,比如每年开会的次数,不能超过工作日总数的五分之一;发文的件数不能超过多少件。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各级各部门数据,直接掌控开会、发文的具体数据。

 再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到了年终岁尾,通常情况下这个时候是文山会海最频繁的时期。因此,有必要给相关部门提前打个“预防针”,通过“削文山”“填会海”,让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和检查开会,真正为基层营造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别再弄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招摇过市。(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壹)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