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颐和园“扫地僧”是鲜活的励志成才样板
近日,北京颐和园一名保洁员的“贯口”视频火了。他拿着扫帚和抹布持续“输出”,向游客介绍园内建筑。不少网友称他为“最强扫地僧”。还有人开玩笑说:“莫不是管理人员假扮的?”如此专业的介绍既不是来自导游,也不是来自学者,而是来自一名颐和园保洁员之口。
这位“贯口者”叫张旭,北京颐和园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扫地僧”。张旭来颐和园工作是一种特别的缘分,小时候的他常来这里游玩,长大后的他成了这里的一员。每每说起颐和园内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以及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他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颐和园内的每一块石头、每一个建筑物张旭都能说出出处,实在令人叹服。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工必于痴。据张旭介绍,他父亲从事建筑行业,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各种建筑感兴趣。40岁的他在到颐和园工作之前,曾做过保安,也当过建筑工,但对古建筑的热爱始终不变。张旭是个有心人,他利用业余时间遍览书籍,上网搜集资料,进行研究对比,再到颐和园实地验证。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旭的坚持和努力没有白费,每当游客遇到困惑时,张旭都能给人释疑解惑,成为名副其实的业余“专业导游”,讲解功力非同一般。
只要努力不懈怠,人生处处有精彩。常言道:360行行行出状元。学有所成,功在锲而不舍。只要心中有梦想,迟早要成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梳理一下这几年社会语境下的“风云人物”,自学成才者不乏其人。外卖小哥雷海为对中国古诗词情有独钟,业余时间几乎全泡在诗词中,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赢得了冠军;英语单词三年背了一万五千多的保安小哥、在打饭窗口上发表了1000多首诗的食堂师傅、通过自学考上研究生的49岁宿管阿姨等,他们用尽心力,执着专一,凭着一份热爱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让世人刮目相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们的人生经历说明,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肯努力,就会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佼佼者,“天道酬勤” 诚不我欺。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心中有热爱,脚下便会有路。如何面对生活,这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有的人面对平凡的生活乐观进取,执着前行,从不懈怠自己,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而有的人则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碌碌无为,最终一事无成。人的差异就在于对生活的态度,就在于是否坚持学习,学习是成功的“密钥”。在成功的人生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坚持不懈才会学有所获。苏联化学家门捷列夫曾说:终身努力就是天才。诚哉,斯言。
浪费青春于事无补,勤奋努力人生光彩。用“热爱”照亮平凡,打扫的是游人留下的垃圾,拂去的是“古人经典”上的“微尘”。让我们从“扫地僧”张旭的成才中受到启迪,努力学习不懈怠,做一个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智者吧。(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壹)
编辑:杜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