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老物件承载初心——三十余载“铁路迷”的迷你博物馆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沈湜):出生在四川宜宾的李志强,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火车司机。阴差阳错中,他并没能进入机务段,而是到石家庄车辆段和轴承检修打上了交道。1985年参加工作的他,在铁路系统一干就是30多年。

李志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河北省收藏协会会员。他说一些老物件对他有着莫名的吸引力,每当遇到心仪的藏品时,得到了难以入眠,没得到更难以入眠。这些信号灯、车牌等物件对于不了解铁路的人来说可能一文不值,但对于喜爱铁路的李志强来说每一件物品都是有着一段它自己的故事。图为李志强家中堆满了和铁路有关的老物件。

起初李志强遇到跟铁路有关的东西就买下来,从帽徽到奖牌,从制服到铭牌,只要跟铁路有关东西他都会尽可能的买下来。渐渐地李志强开始有了方向,开始收集一些清末民初的铁路信号灯。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东西都被淘汰了,像这些信号灯,曾经都是铁路配发使用的,如今铁路技术更新换代,这些信号灯被销毁处理,能保留下来的并不多。”李志强手里拿着的这盏“钟型”煤油信号灯就是当年石太铁路使用过的。

近几年,李志强又将收藏的重点放在了与“毛泽东号”机车有关的物品上。“毛泽东号”机车诞生于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70余年来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的多次换型,也经历了从货运到客运的历史变迁。“毛泽东号”机车是全国铁路安全运输的一面旗帜,其在全国数千台火车头中保养最好、节省燃料最多、安全运行里程最长,是中国火车头的“火车头”。正因为这些,凡是与“毛泽东号”有关的老物件,李志强都会尽力去收藏。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学习“毛泽东号”模范机车组字样的旗帜型铜质奖牌,到与“毛泽东号”有关的老照片、老报纸,李志强都有收藏。

图为李志强收藏的和铁路有关的制服和铭牌。

图为房间的一角放着一块铭牌,写着“太原-石家庄-永定门”。铭牌上的永定门站,1902年之前叫马家堡车站,是北京最早的火车始发站、终点站,1988年更名后为现在的北京南站。

图为李志强手里拿着的是当年的铁路员工制服,他说:“铁路制服是铁路的名片,是铁路工人的象征,反映铁路的精神面貌。”

在李志强的藏品中还有国外机车厂商的铭牌,他手里拿着的就是鲍德温机车厂的铭牌,该机车厂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蒸汽机车生产商。

对于收藏铁路的老物件,李志强前前后后花费了20多万元,李志强之前收藏瓷器,如今为了收藏铁路的东西,他变卖了不少之前的藏品。对于李志强来说,他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的慢慢收集这些铁路老物件。他说:“若博物馆需要,我会把这些老物件都拿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让他们了解铁路行业这么些年的变迁。”
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