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蚊子来袭!今年有多凶猛?谁是“终极克星”?看完,你会懂的

2019-07-26新民晚报

  出梅后气温节节攀升

  身边的蚊子似乎多了起来。

  今年夏天

  蚊子到底会不会多?

  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

  “今年的蚊虫总体数量

  较近五年持平,

  数量走势正常,

  并非‘蚊子大年’。”

  今夏蚊子多不多?

  繁衍高峰出梅后10天

  每年七八月是蚊虫数量高峰期,感到蚊子多是正常的。

  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制专家、主任医师冷培恩说,蚊子是“冷血动物”,生长发育依赖环境温度。根据“有效积温”原则,蚊子完成卵、幼虫、蛹到羽化为成虫阶段的有效积温是一个相对固定值,日平均温度累加到这个值,蚊子就可以完成生长。

  因而,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蚊子生长越快。

  前一段时间,上海经历梅雨季节,降雨量大,自然环境中积水明显增加,再加上连日来上海温度冲破30℃,为蚊媒的孳生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条件。“30-35摄氏度是蚊子繁殖最快的温度,积水是蚊子幼虫繁殖最适宜的温床。”冷培恩说,预计出梅后10天左右,蚊媒繁衍高峰期才会真正到来。

  不过他表示,近期蚊媒监测并没有出现异常,市民觉得蚊子多,也可能与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孳生地的数量多或者未及时清理有关。蚊媒监测的测试点遍布全市,从采集到的数据来看,蚊子数量走势整体正常,今夏接到关于蚊虫的投诉也不多。

  因此,局部个体感受并不能代表上海的总体情形。

  花露水防不防蚊?

  买之前先看下成分

  “入夏之后,如何防蚊就成了家中最头疼的事情。”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家中有两个小宝宝,由于居住的小区紧邻一条河道,蚊虫成了全家人的“心腹大患”。因为一家老小几乎都是“易招蚊”体质,每天都被咬好几个包。

  “个体吸引蚊虫的程度与个人体质有关。蚊子根据人或动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汗液中的乳酸等物质来找到吸血目标,因此代谢较旺盛的人比较容易吸引蚊子,但血型等个体差异对此影响不大。”冷培恩告诉记者。

  那么,驱蚊手环、驱蚊液、驱蚊器……种种网上热卖的“驱蚊神器”,实际效果又如何呢?

  冷培恩表示,防蚊类产品不胜枚举,且新产品层出不穷。一般来说,选择灭蚊气雾剂、驱蚊液等产品时,要仔细查看成分,注意产品是否有“WP”开头的农药登记证。具有农药登记证的产品上市前已经过毒性试验,因而较为安全、有效。如果在家使用气雾剂时,只需要对准蚊子点喷一下即可,药效过几分钟就会显现;对着一只蚊子重复喷,或是在整个房间内使用气雾剂都是没有必要的。

  在购买花露水和蚊香的时候也要注意,普通花露水并无驱蚊作用,只有止痒作用;但写明“驱蚊花露水”且有农药登记证的花露水则有驱蚊效果。而家中常备的蚊香液、蚊香片、盘蚊香之间只有载体上的区别,它们的有效成份大体相同,都有快速击倒蚊虫的驱蚊作用,蚊子致死性并不是该类产品的评价指标。

  冷培恩还提醒,孕妇、婴幼儿等人群比较招蚊,还是建议用电蚊拍、蚊帐、纱窗等安全系数比较高的灭蚊防蚊工具。此外,每天傍晚是蚊子的活跃期,外出活动时可避开这段时间。清除积水是灭蚊的根本。

  普陀区疾控中心公卫医师在两层蚊帐中用吸蚊器捕捉蚊子

  吸蚊器捕捉到一只蚊子

  “灭蚊大战”怎么打?

  “三不”战术很要紧

  黄梅天后,气温升高,对爱卫办、疾控中心等部门和专业机构来说,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忙碌。市爱卫办透露,近期申城将启动雨后清积水活动。

  工作人员在社区灭蚊防蚊

  实际上,目前上海灭蚊防病行动已经全年化、常态化。爱国卫生运动所开展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一年共有6个突击防制活动,每个季节各有不同,夏秋季主要进行防蚊灭蚊。今年6月开始,每月中旬集中开展全市统一控制突击周,同时爱卫会各成员单位也统一行动,督促各类重点场所开展蚊虫防制,进一步降低蚊虫密度。

  昨天,记者从市爱卫办获悉,小型绿地、老旧小区、垃圾箱房、集贸市场等处,各类废弃容器形成许多人为的蚊虫孳生场所,而部分居民生活小区、学校、楼宇大厦、大型商体等的绿地深处、地下车库、自行车棚、屋顶露台等也存在孳生死角,都可造成局部区域蚊虫密度增多。

  “从地下到天上”,蚊子的滋生环境十分丰富。冷培恩说,黄浦区疾控中心曾做过调研,在500多个雨水井中约70%有水,有水的雨水井中70%有蚊虫,而这些蚊虫绝大多数为白纹伊蚊。“所以防蚊最关键的是从源头上控制蚊子的繁殖,也就是清除积水,小区雨水井要定期投药。”

  目前上海灭蚊防病行动已经全年化、常态化

  市爱卫办表示,防蚊灭蚊的关键就是要清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环境,广大市民、各类社会单位应当做好“三不”:

  不剩积水

  不堆杂物

  不留死角

  在社区和单位全面清疏下水道与沟渠,平整洼地,清除室内外积水;做好垃圾分类,清理积存垃圾、杂物等易招引、孳生蚊虫的场所;主动了解防蚊灭蚊常识,不乱扔杂物、特别是废弃容器,及时翻盆倒罐,做好家居和个人防护,不给蚊虫孳生有可趁之机。

  蚊子会不会爬楼?

  高层楼宇照样奔袭

  同时,爱卫办也提醒,一些商圈楼宇、企事业单位等在购买专业消杀公司的专业服务时,不要只瞄准蟑螂和老鼠,也应当重视灭蚊。

  “有些人总觉得办公室楼层高,蚊子飞不上去。”“知乎”上曾有一个热门知识帖,介绍了蚊子究竟能飞多高。

  “在无风的天气条件下,蚊子一次性能够飞行的垂直高度大约在10多米左右,但是蚊子这类生物会逐层繁殖,后代容易以出生楼层为起点向上活动。比如有些蚊子的出生地就在10楼,那么它可能以10楼为起点,飞上15楼。”专家表示,不能判断几楼才能摆脱蚊子,因为蚊子也能借力,如上升气流就能把它托得很高,电梯也给蚊子提供了便利。因此,各类单位的业主或物业管理部门,要重视防蚊灭蚊工作,应当联合专业消杀公司,查找单位内外环境蚊虫孳生地,从源头上清除。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昆虫分类实验室副教授汤亮还表示:减少蚊子叮咬,其实也可以阻止蚊子繁衍后代。

  “雌蚊子是通过吸血来补充蛋白质,促进卵巢内卵的发育。一只吸饱血的蚊子和一只饿肚子的蚊子相比,产卵数量可以相差几十倍甚至近百倍。一只吸饱血的蚊子可以产下几百上千个卵,而不吸血的蚊子产下的卵的数量只有个位数。这就是为什么雌蚊子为了让种群扩增,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吸血的原因。”汤亮说。

  新闻链接

  登革热没有那么恐怖

  登革热、乙型脑炎都是常见的蚊媒传染病,夏季也是高发期。上海市疾控中心传防所所长吴寰宇表示,登革热并没有那么可怕,感染后大部分人都会自愈,近年来上海每年都有输入性病例,发病前大多有东南亚地区国家旅游或务工的情况,本市并没有暴发疫情,市民不用过度担心。

  上海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制专家、主任医师冷培恩介绍,不同种类的蚊虫传播的疾病也是不同的,只有病毒在蚊虫中肠中增殖之后回到蚊虫的唾液腺,蚊虫再次吸血时才能传播这种病毒。因而,并非所有蚊虫都能传播登革热。

  在上海,蚊虫监测数据中蚊种的构成是,约70%的蚊子为生活在污水井中的淡水库蚊,约10%的蚊子为白纹伊蚊。白纹伊蚊可以传播登革热等疾病,于早上8时以及下午4时前后各有一个吸血高峰。可传播疟疾的中华按蚊和可传播乙型脑炎的三带喙库蚊则主要生活在水稻、茭白等较大较清的水体中。吴寰宇介绍,登革热病死率很低,且通常可以自愈。登革热病毒有4个血清型,在感染某种型别的病毒后,人体只会对相同型别的登革热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如果再次感染其他型别的登革热病毒,由于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会造成临床表现加重甚至引起登革出血热,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吴寰宇也提醒,最近一段时间到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旅行的游客要特别防范蚊虫叮咬。游客可以穿长袖衣服、喷防蚊液,夜间可以使用蚊帐。如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是否有蚊虫叮咬情况。回国后如有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皮疹等不适情况,就医的时候应该跟医生特别说明,以便尽快明确诊断。

编辑:张馨予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