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烧烤店没了 他成了烧烤摊老板 原烧烤店恢复成住宅后老板开了一家烧烤夜市

2020-06-22大河网

龙湖里被称为“一草一木都是网红风格”河南商报记者邓万里/摄

  河南商报记者崔文

  “醉美·夜郑州”系列活动近日启动,郑州的夜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

  其实,前段时间,郑州各区已在夜经济上发力,夜经济促消费、带动就业的作用也开始显现。

  “就当是挣个零花钱”

  6月14日晚,在郑州市惠济区月湖南路附近的月湖公园里,上千平方米的草坪中央,音乐喷泉正一排排地喷出。喷泉周围的小道两侧,借助火爆的人气,上百个摊主在这里摆摊。河南商报记者看到,摊位售卖的以玩具、衣服、首饰等为主。

  “你来歇会儿吧,我来看着。”晚上8点半,市民杨先生下了班来到摊位前,将女朋友替换了下来。

  “女朋友马上研究生毕业,所以先来摆摊卖玩具挣点钱。”杨先生说,每晚的收入不等,一个月能有一两千元,“当主业肯定不行,就当是挣个零花钱”。

  摆摊现场,不时有管理人员来回巡视。碧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女士介绍,这个公园及附近的住宅项目由该公司开发,公园目前还未移交政府,暂时由公司管理。

  “也是根据国家促进消费、促进就业的政策,设立了这个夜市。”张女士说,每个摊位收取每月300元的租金,目前已租出去了50多个。

  一处钓“鱼”游戏摊位的生意显然好于其他摊位。摊主表示,周末生意好,一晚上就能把租金挣回来,周中生意一般,一天能挣百十元,“我是当全职妈妈的,搞个副业也挺好的,这要得益于夜经济政策。”

  对于其他摊主来说,每月300元的租金能挣回来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20余位摊主,九成以上均表示可以。

  烧烤店主变烧烤摊主

  张亚栋在金水区工人新村干烧烤店5年了,谁知最近老店因“住改商”改造,恢复成住宅了,生意眼看就干不成。4月底,在顺河路东明路口西北角的一处空地内,张亚栋“再就业”了,他在人民路办事处的协助下,在这里开了一家烧烤夜市。

  6月14日晚上,已近午夜,仍有十来桌顾客在撸串、喝酒。“这里位置好,能停车,生意挺不错。”张亚栋说。

  张亚栋不仅实现了“再就业”,也让其他一些因“住改商”改造生意受影响商贩和游商摊贩有了新工作。

  在这家夜市做凉菜的邱先生说,做厨师的他,因疫情影响,之前所在的饭店倒闭了,结果第二天张亚栋就联系了他,为他留了一个摊位做凉菜。

  “摊位进驻我的夜市都是免租金的。”张亚栋说,水电费大家平摊,根据经营情况,我向摊主提8~20个点的提成,“这个提成在餐饮行业里也是很低的。”

  张亚栋说,目前夜市里仍有多个空闲摊位,他也希望吸收更多的小吃摊进驻。

  “我们帮助他协调场地,提醒注意卫生,时不时也会关心生意怎么样,也在积极帮他招商。”人民路办事处城管科科长郑珂玮介绍,夜经济利好政策下,政府也在想办法帮助像张亚栋这样的商户重新就业。

  门店、摊位相互成就

  要说郑州夜经济和网红搭上边的,郑东新区的龙湖里商业体验中心绝对算一个。在抖音上,有人称这里“一草一木都是网红风格”。

  6月18日晚上6点半,天色未暗,龙湖里已人头攒动,精美的雨棚下,各类手工艺品、首饰、玩具摊点前,时尚的年轻人驻足挑选。

  集市入口处,张帅正在低头编制着他的手工艺品,招财树、“手枪”、奥特曼、耳坠……他身前的摊位上摆放着数十件成品。

  “最难编的是这棵招财树,要花费一天多的时间,价格也最贵,240元。”张帅说,每天的营业额不等,平均下来一天三四百元。

  张帅原本是商丘一家食品厂的和面工,上个月企业经营困难,就让一些员工无薪“放假”了。他从朋友那里得知龙湖里可以摆摊后,便利用之前学过的铝丝手编技能,在这里申请摆了摊。

  “摆摊的生意目前还凑合,看看情况吧,如果能一直好下去,就不回厂里了。”张帅说。

  龙湖里商业体验中心相关负责人李景说,之前,龙湖里主要以餐饮为主,缺少“逛”的地方,这次吸纳的摊点,以工艺品、首饰等为主,符合年轻人的口味,集市和餐饮相互成就,能实现共同发展,“保守估计,每天能吸引顾客两三千人。”龙湖里一位餐饮店主表示,由于夜经济的加持,来附近逛的市民多了不少,最近的营业额同比提高了10%左右。

  这里,也被郑东新区授予夜经济示范街区。龙湖办事处工作人员梁坤峰说,对于夜经济的发展,政府也在尽最大努力扶持,“授予夜经济示范街区也是为了吸引人气,此外我们也协调了一处空地当停车场,方便前往龙湖里的市民。”

编辑:谭敏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