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戏:如何将河南戏《义薄云天》打造成“聚魂”力作?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如何把《义薄云天》打造成唱响全国、风靡世界的精品戏曲?近日,来自文艺戏曲界的学者专家齐聚一堂,为大型新编历史剧《义薄云天》问诊把脉。
围绕义字展开 突显关羽各阶段义字特征
桃源三结义是义之始,匡复汉室是义之大,对叔嫂之义是义之情,华容道放曹操是义之恩,两个老兵是主仆之义……平顶山市委组织部二级调研员邓洪涛认为,戏曲作为艺术文化载体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是为核心精神服务的,这部戏把各阶段义的特征清晰完整地体现了出来。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贺宝林更关注关羽和曹操的情义:归顺曹操、辞别曹操、释放曹操都源于义,他认为关羽的义不仅是个人修养和生命追求,更使他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格典范和价值追求。
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会长王全书用大气磅礴、豪气冲天、气贯长虹、气势夺人来形容《义薄云天》:“主题鲜明、不枝不蔓,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围绕‘义’字展开。是近年来新编历史剧中的上乘之做,是又一部三国群英会,实现了传统美德四部曲的超越、现有三国戏中的关公戏的超越和李树建从文戏到武戏的自我超越。”
58岁转行“武生” 点赞李树建勇气可嘉
常言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戏曲里的童子功几乎决定了演员一生所从事的行当,但是主演李树建58岁跨当“武生”,难度可想而知。
“关公在他生命即将结束时,对赤兔马的拥叹,将豫西调的苍凉悲壮发挥到了极致。英雄末路,让人感觉到悲而不凄、悲而不苦、悲而不弱,有种冲破云霄的英雄豪情,立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贺宝林评价李树建的演绎时说。
三国戏难写、难导、难演,作曲更难,作为著名戏曲作曲家,朱超伦在点赞作曲优秀之余,评价李树建将红生关公演出了花脸的功架、武生的功底、老生的稳重。
老戏新唱 对河南戏有拓荒意义
河南是戏剧大省,从业者多、影响大、市场广,如何用历史剧推动文明发展,提升民族素质是戏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洪应评价这部戏在河南戏曲上有拓荒意义:“台词方面加入《短歌行》等经典词作,半文半白的唱词通俗易懂又兼具文学色彩,区别其他戏曲语言,展现了独特的艺术力量,彰显了编剧独到的功力。”
在当代艺术形式的竞争洪流中,戏曲艺术如果还是老戏老唱、老板老眼的话,容易丧失观众,而这部戏有继承、有创新。
著名文艺评论家刘景亮介绍,在豫剧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过去曾出现过《三国》《水浒》《瓦岗寨》等,现在只有生旦净丑等地方小戏。《义薄云天》的横空出世弘扬了“义”字文化,具有教育作用,对剧种有引领作用。“豫剧是地方大戏,就要演这种古装大戏,对剧种发展、保护剧种性质方面做了引领。”刘景亮说。
建议加强戏剧冲突 突出人物性格色彩层次
著名文艺评论家董文建则认为该剧的演员、舞蹈、音乐、舞美、灯光等所有舞台艺术元素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被称“得奖专业户”的河南著名剧作家齐飞评价剧本简洁精炼,故事贴切自然,唱词极富文彩,关羽唱的“义”之歌非常漂亮,字字珠玑,尤其是曹操的两首短歌行的运用是点睛之笔,对酒当歌,悠悠子矜,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著名文艺评论家黄海碧建议不必处处重笔泼墨,可以把力道收敛一点,在轻重缓急、张弛有度时,处理关羽对刘备张飞、对二位兄嫂、对曹操、对儿子关平,甚至对赤兔马的情义不同的性格色彩,找出人物性格色彩的层次。
此外,突出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土山三约不负刘备,华容道还曹操人情义举的不同,产生冲突,建议在曹操感化关羽一段中,加入关羽内心独白唱段。
十年磨一戏。最后用专家的话结束本文:这部戏带动了豫剧以古装戏见长的传统回归。希望可以成为一部“聚魂”的精品力作,风行全国、走向世界。
编辑:张馨予 审核 :新闻总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