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财险获批筹建,发起股东系央企“新巨头”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丁倩)监管闸门收紧态势下,中国融通财险能够获批筹建,在业界掀起不小的浪花。
近日,银保监会公布关于筹建中国融通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融通财险”)的批复,同意筹建中国融通财险,注册资本30亿元,注册地上海市,拟任董事长李耀。
银保监会一纸公告,意味着保险市场将迎来新主体。业内不禁发问,保险公司筹建或将迎来监管政策“开闸”?
财险市场再添新兵
发起股东资产或超万亿
时隔四年,财险市场拟迎来一名新成员。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批复通知,同意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融通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融通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融通旅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共同发起筹建中国融通财险,注册资本30亿元,注册地上海市。
批复通知同时指出,中国融通财险筹备组应当自收到批准筹建文件之日起一年内完成筹建工作,筹建期间不得从事任何经营业务活动,未经批准不得变更投资人和拟任董事长。
据不完全统计,这是自2017年融盛财险获批筹建后,除因政策因素设立中国农业再保险和大家财险外,保险市场将拿到的又一张财险牌照。
“筹建中国融通财险的消息在业内早有传闻,但没先到这么快拿到了银保监会批文。”一保险从业者告诉记者,在保险业监管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中国融通财险此时能获批筹建,或与其强大的股东背景不无关系。
记者查阅公开资料获悉,其股东之一——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融通集团)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商业类独资公司,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农业、酒店及旅游业、商业服务、资源回收利用、科技服务、医疗健康、安保服务、财务、保险等领域。
事实上,中国融通集团成立仅一年时间,是央企“新秀”。2020年3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公告,将中国融通集团列入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名列第10位,仅次于核工业、航天、航空、兵工、兵装等行业企业,位列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央企之前。
此外,相关信息也显示,中国融通集团手中掌握大量地产资源,资产规模仅次于中国铁路总公司,超万亿元。
保险监管政策虽收紧
但新机遇不断涌现
中国融通财险获批筹建,是否意味着中国财险牌照将迎来政策审批的“春天”?
据悉,2017年之前,保险公司牌照审批曾达到一个高潮。2014年8月,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后,商业保险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一时间,保险牌照成为社会资本的新宠。据统计,仅2015年原保监会批复筹建保险机构就有13家,2016年更是有20余家获批筹建。
2017年堪称保险业的最严监管年,这一年保险业监管掌门人“落马”,针对保险行业的系列乱象,原保监会监管收紧保险牌照审批,2017年仅有6家保险机构获批筹建。2018年,黄河财险、太平科技保险、瑞华健康、国富人寿、融盛财险等8家保险公司陆续获批开业,但审批筹建皆在2017年之前。近四年来,尤其是财险牌照的发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时隔四年,中国融通财险获批筹建,为保险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但其获批又有其特殊性,背后央企股东力量不容小觑。业内认为,民营保险公司获得审批“开闸”,仍需时间。
那么,强监管政策下的保险行业发展业绩如何?
随着保险企业年报的陆续公布,记者梳理发现,保险行业强者恒强。财险“老三家”(人保、平安、太保)在规模上、网点、品牌等方面占尽先机,保费规模都过千亿元,三家净利润总和占行业84%。
业内专家称,保险行业在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的低增长之后,随着疫情之后经济复苏,有望在2021年出现拐点。
“最重要的,就是疫情加速了所有行业的数字化,包括制造业、建造业、大健康等,这些都给保险行业带来了新机遇。”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程轶发表公开讲话称,“十四五”规划将带来新的局面,其中很多涉及保险行业,为其发展预留了很大空间。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