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黑白照片背后的一抹红色——追寻冀南银行的河南足迹

2021-09-27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冀南银行太行第五分行旧址,现为曹国栋的家。

冀南币

张伏生创办的林北县抗日纪念馆

冀南银行总行经理会议全体合影

  【策划】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统筹】贡振国叶松王鲁峰万军伟

  【顾问】陈伟骆波吴革胜张尧成吴晓波张伏生李旭晓申新红许县亮

  【执行】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陈玉静文冉衡摄影

  张伏生收藏的2000余件红色老物件中,令他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它记录的是晋冀鲁豫边区冀南银行总行经理会议全体人员的一次合影。

  照片里的人在一座颇具年代感的建筑物前或坐或站,他们在为当时经济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成为组建今日中国人民银行的一支重要力量。

  7月12日,记者走进这张照片的收藏地——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探寻这座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发挥重要作用的红色金融机构。

  一张黑白照片背后的故事

  三伏天里,大雨过后的任村镇,依然热度不减。

  张伏生颇有成就感地介绍着自己一手创办的林北县抗日纪念馆。张伏生是任村镇人,1989年开始奔走于曾经的林北县地区、山西省长治市等地收集与林北县相关的红色文物。

  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距离今天都有几十年,许多往日的照片、资料早已不知遗落何处,这也给张伏生的收藏工作带来了很多难度。张伏生选择了最笨拙的方法,骑车到曾经的革命地区,摆摊收集。

  32年的时间里,张伏生几乎走遍了林北县及晋冀豫等曾经的革命地区,收获很多。目前张伏生大概收集了2000余件红色文物,有书本,有文件,有照片,有茶壶……

  2003年,张伏生决定将收集的文物资料对外展览,地点就在自己家,张伏生腾出一楼的两间屋子展览自己的收藏品,面积一百多平方米。

  张伏生口中的林北县有特定的历史背景。1940年3月,如今的林州市分为林县和林北县两部分,林北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五专区,为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取名为林北县,也正是因为这段历史。

  谈及收集红色文物的起点,张伏生称是北京。改革开放后,因为大伯在北京当兵,张伏生也跟着去谋生。当时张伏生工作的地方离军事博物馆很近,所以他经常进去参观,受军事博物馆以及爷爷辈的红色故事影响,张伏生回家后,决定收集发生在家乡的红色文物。

  这一收集,就是32年。

  其中,那张冀南银行的照片,是张伏生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收藏,这是一家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银行,后来成为构成今日央行的重要力量。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为坚持长期抗战,建立政权后,根据地发展经济建设,发行自己的货币。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和129师领导建立冀南银行,发行的货币史称“冀钞”(亦称冀南币)。

  冀南银行从1939年10月15日成立,到1948年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的9年期间,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峥嵘岁月。

  亦旧址亦民居河南的“冀南银行”

  这家曾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银行,在河南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距离林北县抗日纪念馆1.5公里处,就是冀南银行在河南的旧址,当时为冀南银行太行第五分行(以下简称太行第五分行),现在是曹国栋一家五口的家。

  这是一座有五间屋宽的房子,前后纵深4米左右,上下两层,墙面斑驳。从外观来看,它与周边的房屋差别并不大,但墙上挂的“晋冀豫边区银行旧址”(即太行第五分行)牌子却显示了它的另一个身份。

  曹国栋对于自家房子是历史旧址这件事,一方面表现得很平常,认为就是自己的家;另一方面,却也很热情。曹国栋一进屋,就给记者拿出了冀南银行曾经发行的冀南币以及曾经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对于太行第五分行的题字等资料。

  谈及太行第五分行的历史,曹国栋坦言,自己就是一个老百姓,了解也不是很多,“除了屋外面那个牌子,屋里政府也挂了一个牌子,但现在找不到了”。

  曹国栋今年42岁,爷爷曾是老红军,不过因为去世得早,所以他对爷爷辈的故事了解并不多。“都是很久的事了,哪里记得清。”曹国栋说道。但对于这间房子曾经的位置,曹国栋仍然清楚。

  “这里是当时银行的金库,这里是他们办公的地方,放的有八仙桌和椅子,这里是营业的地方,这个木质格栅也是那时候的,质量挺好,一直都没坏,我前几年重新刷了漆。”曹国栋指着曾经的位置说。

  现在,曾经存放金库的地方是曹国栋家的卧室,摆放了两张床,曾经的营业厅是曹国栋家的客厅,很多东西还在,但也有很多东西不在了,比如很多冀南币。

  据曹国栋介绍,当时他们搬进来的时候,屋里有很多关于太行第五分行的东西。“当时记得有很多冀南币。”曹国栋说。

  取缔高利贷、投放冀南币维护一方金融稳定

  曹国栋见过冀南币并非偶然,曾经太行第五分行的任务之一就是领导本区内的金融工作,投放冀南币。

  1943年初,冀南银行总行在任村镇设立太行第五分行,相当于现在中心支行一级,管辖包括磁县、涉县、武安、林县等13个县。

  太行第五分行的任务就是领导本区内的金融工作,投放冀南币,收兑金银,同各种敌伪币做斗争。

  具体业务方面,以太行第五分行下属支行为例,在上级银行和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冀南银行林县支行首先取缔了旧的钱庄、放账铺的高利贷活动,很快就占领了林县金融阵地,开展各项业务。

  冀南币的发行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为整顿金融市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1943年发表《吸收伪钞交银行处理》通令,冀南银行总行也向全区发出关于识别摧毁假币的通告。遵照上级指示,林县支行迅速开展辨认、取缔假币的斗争,随后也对其他杂币进行收兑,很快清理了其他货币,保证冀南币的绝对流通。

  与此同时,为保障冀南币的发行、控制金银外流,太行第五分行各支行也开始收兑金银与铜元制钱的工作。通过调整银元收兑价格,群众兑换银元的积极性提高,冀南银行林县支行不久就收兑了大量银元和白银,有效地控制了金银外流。

  虽然太行第五分行只是冀南银行总行的一个分支机构,但也正是这样一支支深入根据地、深入群众的毛细血管,构成了更加丰满的中国红色金融史。

编辑:梁倩文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