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电影《义薄云天》首映 “忠孝节义”四部曲收官

2023-09-23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9月22日,作为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豫剧电影《义薄云天》首映式在山西运城举行,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携《义薄云天》剧组主创人员上场,介绍创作情况。


名编剧名演员,全景展现关羽一生

大型豫剧电影《义薄云天》是继《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后,李树建领衔主演的“忠孝节义”四部曲中的第四部戏曲电影,亦是收官、压轴之作。

该片由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著名剧作家陈涌泉根据其同名豫剧舞台剧改编创作,是第一部全景式完整表现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一生主要经历的豫剧剧目,讴歌了关羽“玉可碎不改其白,竹可焚不毁其节”的高贵品质。

电影版《义薄云天》由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和赢冠文化传媒共同打造。为做好电影版的拍摄工作,河南广播电视台国家一级导演张建萍担任总导演,发挥电视语言的纪实性和生活化的特点,让影片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赢冠传媒王雪鹏担任电影导演;享有京剧界“武生头牌”的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幼麟用京剧的规范性,对演员的功架造型身段动作严格把关。

河南豫剧院副院长、河南豫剧院二团团长丁建英,青年导演常文清作为舞台导演,和著名戏曲导演李志远一起,把握影片的戏曲艺术节奏,确保演员舞台情感和电影艺术的有机结合。

国家一级作曲赵国安、国家一级配器指挥李宏权,从每一句唱腔和音乐上进行重新严格把关。

“电影版《义薄云天》充分运用现代电影表现手法,更丰富、更全面、更自然地讲述关公的忠义故事。”张建萍表示,通过对关羽“义”的挖掘,展现中国文化传统中独特的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讲述关公故事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

京剧大家加盟,院团高校鼎力相助

据了解,《义薄云天》于2021年10月30在浙江横店影视基地开机,同年11月14日杀青。经过近两年的后期制作,最终在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上重磅亮相。

“加盟这个剧组,原本就是来点个卯、帮个忙,但李树建院长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对人对事的真诚,深深打动了我。他和剧组年轻人一起,一个动作、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一个动作不过关都不行。”张幼麟告诉记者,“一个桃园三结义的动作,李树建和其他年轻演员在石头上跪了几十次。全天穿着几十斤的盔帽服装,拿着十几斤重的大刀不离手,这种对戏曲事业的赤诚之心让我感动、令我心疼。李树建的表演很有特色,唱念做表都很出色,但关公作为红生戏,表演体系截然不同,关老爷形象深入人心,他把这个人物演绎得从形似到神似,费了很大功夫。可以说,他呈现在荧屏上的关羽形象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戏曲形象。”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先后两次安排50余人加入到剧组,其中梅花奖得主楼胜倾情演出赵云。

首映式上,观众在荧屏上看到了由河南豫剧院二团、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武打演员演出的火烧战船的场景,船上70多名演员精彩开打,是戏曲电影难得一见的壮观场面。

此外,作为团校合作的有益尝试,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对此次拍摄鼎力支持,20多名学生全程参与演出。

退无可退之下,李树建狠下一条心

豫剧电影《义薄云天》今天能够惊艳亮相,这一切,都和豫剧舞台剧《义薄云天》有关。

从未演过武戏的李树建,能耍起关公的大刀?当时58岁的李树建,能把关公演绎得虎虎生风?一时间,各种疑问涌来。面对质疑,李树建选择用实际行动予以回答。他天天穿着30斤的衣饰练功,并到处求教,从跑圆场、耍大刀开始一遍遍练习,一招一式、一个动作一个细节,一点都不敢懈怠,整整练了一年多才敢下排练场。

通过这部戏,他希望能有效带动更多豫剧传统袍带戏的回归,以老带新,带出一批年轻演员。同时,采取团校合作的方式,将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50多名学生充实到演职队伍当来,从中发现好苗子。

豫剧《义薄云天》于2020年7月21日在汝州市试演,好评如潮,并先后在国家大剧院、深圳保利大剧院、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以及山西运城、河南洛阳、广东深圳等10多个地市巡演,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编辑:孙振恒  审核 :范昭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