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天有可测风云?能算还得会看

2023-10-09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徐文明正在查看气象要素资料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杨逍文/图

  今天冷不冷?会不会下雨?每天出门前,不少人都会习惯性地拿出手机,翻看下天气预报。那精准的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

  一分钟读懂近30张“天书”

  从早上7点之前到岗,参加全国天气早间会商,了解未来天气形势和需要关注的重点,到要关注各类气象资料,通过对比得到更准确的天气预报,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文明和同事一直忙碌着。

  “我们需要从这些气象资料中,综合过去预测(天气)的结果,选出最准确的模式来预报短期天气。”徐文明点开业务平台中的各类气象资料,不禁让人眼花缭乱。在早间会商后,到中午出天气预报的一个半小时内,她大概要从业务平台提供的2400多张气象要素图中,借助智能系统快速分析、判断、选择出有效信息,也就是一分钟要过近30张图。

  天气预报不能完全交给计算机

  徐文明介绍,现在我们看到的天气预报,是在数值模式预报基础上,由天气预报员综合分析研判出来的。

  虽然现在数值模式预报天气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但这并不是说,天气预报可以完全交给计算机。徐文明说,天气形势时刻在变化,数值也随之变化,小数点后一个数字的变动都可能会让一场小雨变成大雪。

  “因其突发性和极端性,越是少见的极端天气,各个模式的预报结果差异越大。”徐文明称,计算机得出的数值预报需要预报员凭借丰富的经验进行人工订正,才能更准确。


编辑:陈梦伊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