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中国区域经济五十人经济研讨会丨中国区域经济五十人论坛为港区发展送“真经”

2024-10-27大河网-河南日报

高端聚智深谋划 蓄势聚能促崛起

中国区域经济五十人论坛为港区发展送“真经”(中国区域经济五十人经济研讨会)

10月25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经济研讨会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举办。

经济学家试乘体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经济学家们在中原医学科学城感受现代医学科学的魅力。本版图片均为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聪 摄

  □本报记者 杨凌 赵同增

  冬渐近,秋意浓,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却依然“热情”如夏。10月25日下午,园博园voco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内高朋满座,气氛热烈。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已走过11年发展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发展之路该怎样走?如何延续高质量、快速度、超常规的良好态势?中国区域经济50人经济研讨会与会嘉宾汇聚一堂,畅所欲言,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探索与国家战略功能区建设”为主题深入探讨,为港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1

  港区的成功实践

  验证了顶层设计的科学性

  10月25日上午,经济学家们走进郑州航空港实地考察,在中原医学科学城感受现代医学科学的魅力,在汽车城赞叹郑州比亚迪惊人的发展速度,与现代科技来一个“零距离”接触,大家边走边看,纷纷为郑州航空港的精彩蝶变点赞喝彩。

  “郑州航空港的成功实践,验证了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作为郑州航空港发展建设曾经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这些年始终关注着港区的动态,“这里已成为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它在发展中突破了区域约束,成功连接了国际重要航空物流枢纽城市和国内广阔的市场,有力促进了航空运输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为建设国家级战略功能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曹文炼认为,除了政策优势,郑州航空港的成功更主要得益于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员干部的努力担当,其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全省的支持,靠的是港区上下只争朝夕的拼劲闯劲。

  “郑州航空港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说,航空搭台、经济唱戏,港区这张牌打得好;“4+3+3”产业布局是一步好棋,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港区的发展对郑州、河南、全国的发展都有重要贡献。

  2

  聚焦要素集聚

  打造区域经济核心增长极

  什么是增长极?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会理事长肖金成认为增长极有三个特点,第一它一定是大家瞩目的焦点,第二是人才聚集的“高地”,第三是要素流动的“洼地”。

  “打造增长极的核心要义是体制创新,其主要功能是发展产业。增长极崛起的标志是全国、全球经济要素的集聚,没有经济要素的集聚,就不能成为增长极。”肖金成说,其发展模式要体现出“三集主义”,即集中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深圳和浦东之所以取得成功即是范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我提出一个理论叫‘集聚优势’理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永达说,城市发展需要集聚优势要素,河南集聚了747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造郑州航空港,就是集合与积累的结合。区域发展首先要集聚人才要素,其次要集聚高质量经济要素并推动产业实现裂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说,郑州航空港的发展目标要定位于内陆地区高水平开放的先行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样板,当前,要瞄准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提升其作为枢纽的综合能级,以及在国内国际的竞争力,同时也要提升发展质量。

  “枢纽不是说有了海陆空通道就可以了,而是要有要素、人才、资金的集聚,要看这个区域对国内国际资源的掌控能力有多大。”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说。

  3

  布局新质生产力

  在高水平开放方面再攀高峰

  郑州航空港未来在何方?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应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在高水平开放方面再攀新高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从电子信息产业切入,称赞郑州航空港“芯屏网端器”全产业链布局,“这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集聚区,河南应把港区建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行区和优质产业链集群发展的战略高地。”陈文玲说。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占仓说,工业革命强大的动力是创新,不管是在科研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都需要改革创新,只有创新能力强大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首席顾问、中国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刘以雷建议郑州航空港更多地关注数字经济,“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要高度重视其在科技创新、促进就业、拉动产业转型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向未来,再出发。正如张大卫在主旨演讲中饱含深情表达的,“郑州航空港从酝酿到规划启动至今13年时间了,今天,从事区域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的同志会聚一堂,分析总结成绩和经验,展望应如何不负总书记嘱托,以及省委、省政府前瞻30年的工作要求,在新10年迈出更大步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各位专家站在时代前沿,精准把握大势,聚焦高质量发展,紧扣港区实际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航空港打造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全新思路。我们将充分消化吸收,尽快将其转化为指导港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田海涛在致辞中真诚感谢专家们宝贵的智力支持。

  这个深秋,郑州航空港因“50人论坛”变得不同。大咖们的足迹留在了双鹤湖畔、综保区内、汽车城里,他们的智慧也将深深烙在7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助力郑州航空港飞得更高、更快!

  人物专访

  张大卫:航空港为国家战略功能区建设积累经验

  □本报记者 赵同增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亚坤

  作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曾经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今天的见证者,10月25日,在中国区域经济50人经济研讨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南省政府原副省长张大卫在主旨演讲中动情地说,让他感佩于心的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全省人民的鼎力支持下,郑州航空港的快速发展,为如何建设国家战略功能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发展模式对其他区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张大卫认为,郑州航空港自觉对接国家战略,为国家发展战略实施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积极推动监管创新,已成为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建成全国首个覆盖高铁、城际、航空、高速公路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创新了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全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及转型升级,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源;在宜业宜居环境营造上和航空大都市、智慧新城创新发展上积累新鲜经验,已形成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良好机制。

  郑州航空港的对外贸易量占郑州市的80%、占全省的60%,起到了对外开放窗口的作用,成为中部崛起的强大动能。港区锻造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现代产业,在国内占有重要的位置,也引领了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价值链的升级,使整个河南省的城市和产业系统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之中。

  “面向未来,航空经济发展模式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张大卫说,郑州航空港需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抢抓大时代发展机遇,在7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激发出更大的能量,赢得市场与世界。

  张占仓:郑州航空港要强化国家战略功能

  □本报记者 赵同增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远怀

  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占仓,多年来关注中原地区经济发展,主攻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研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也是他的重点“观察对象”。

  10月25日,在中国区域经济50人经济研讨会上,张占仓说,郑州航空港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成效显著,让郑州这座过去由火车拉来的城市,一举跃升为飞机拉动高速发展的开放型国际枢纽城市,这个转变非常大,而且是历史性的。

  接下来的路怎样走?张占仓说,持续强化国家战略功能区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强化国家战略功能区定位,才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抓住更多发展机遇。

  张占仓指出,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郑州航空港的面积拓展到747平方公里,为重大项目在航空港落地创造了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进展顺利,“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四港联动特色凸显。未来郑州航空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国家战略为导向,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开放水平和竞争力。

  “历来讲得中原者得天下,郑州航空港要牢记国家战略要地使命,多措并举,持续发挥国家战略要地功能。”张占仓说,未来10年,郑州航空港要高质量建设综合性国际航空枢纽,加快临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步伐,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再攀新高峰,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在培育国际化企业上育新机,规划建设高水平的国家战略物资供应基地,高度重视以现代金融力量促进企业发展,全力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生态圈,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张建清:要培育壮大更多本地新兴产业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亚坤

  “郑州航空港这11年的发展,不仅速度快、质量高、效益好、结构优,各项城市功能也在不断完善,这样骄人的业绩令人惊叹。”10月25日,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举办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经济研讨会上,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张建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张建清说,航空经济的核心在于它汇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郑州航空港就是聚焦航空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快速崛起的一个典型。郑州航空港在招商引资、对外贸易、管理模式、四港联动体系构建等方面已展现出显著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建清说,他对未来的郑州航空港有三个期待。一是延续过去的做法,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企业入驻。二是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要培育壮大更多本地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三是希望郑州航空港能加强与国际的互联互通,提升全球影响力,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窗口,为全国其他功能区的发展贡献港区经验、智慧和力量。

  “当前航空港的发展已经打破单一模式,向综合性、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由过去单纯依靠空港推动航空偏好型产业发展,向以航空物流为核心,构建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格局转变。”张建清说,郑州航空港的未来,应明晰自身站位,立足本土优势,拓宽国际视野,强化人才支撑,统筹推进产业和城市规划,突破四港联动难点重点,提高航空物流效率,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编辑:祝萍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