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议案建议追踪⑱丨河南27.5万家家庭农场让庄稼人成了“甩手掌柜”

2024-11-19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化,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央点题,河南如何做?近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在答复相关人大代表建议时给出答案。

今年省人代会期间,河南省人大代表关文波等提出《关于以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为主线加强综合施治切实守牢耕地红线的建议》。近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相关答复。

答复涉及探索土地经营模式、联农带农模式、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深化承包地 “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等多个内容。其中,在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方面,加快主体培育,力争到2024年底,家庭农场发展到27.5 万家。家庭农场让庄稼人成了“甩手掌柜”,不用操心太多烦心事。

博爱县磨头镇崔庄村家庭农场的收获景象(资料图)

提问丨什么是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主产区利益补偿上迈出实质步伐,这为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研究员亢霞提到,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粮食销区要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然而,受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影响,部分粮食主销区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下降,需要调入粮食的省份越来越多。粮食生产过度向主产区集中,产销区粮食自给率不平衡加剧,产销区粮食安全责任亟待加强。

数据显示,2003年至2022年,13个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71%提高到78%,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分别从12.68亿亩、10.28亿亩和6116亿斤增加到13.1亿亩、13.35亿亩和10743亿斤;而同期7个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下滑,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分别从13108万亩、10140万亩和684亿斤减少到7995万亩、7406万亩和593亿斤。

“粮食产业具有弱质性,对经济增长和地方税收贡献小,同时受粮食价格和耕地保护等约束,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较大。粮食主产区一方面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另一方面在经济效益和发展机会上作出了牺牲,因此迫切需要在粮食产销区之间建立较为公平的分担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让主销区为主产区提供直接的横向利益补偿,有利于推动区域更加充分、更加平衡地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促进合作共赢、共同富裕。”亢霞说。

2023年6月,河南省首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落户光山县。

探索丨河南通过三种途径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结合到河南来说,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方面有三个尝试。

■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导向,探索土地经营模式

探索 “小田并大田” ,因地制宜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丰富家庭承包经营方式。探索集体托管经营,发挥村集体管理服务职能,强化集体 “统”的作用。

探索土地入股,将土地经营权入股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变股东、村集体变管家,农户与村集体联动共赢。

■以完善利益联结为重点,探索联农带农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龙头企业为 “链主”,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小农户等为 “链农”的农业产业化 “链队”。

农民合作社带动,采用 “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 “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模式,推动建立订单农业,土地经营权、农机使用权入股等联结方式,让农户分享订单收益和股份分红。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发展生产托管,以服务经营主体、小农户为重点,建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体系。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采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主体+农户”模式,推动经营主体和农户建立稳固的经营关系。

■以盘活资源资产为抓手,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资源经济型,利用 “四荒地”等集体土地发展集体经济。休闲旅游型,发挥人文、历史、自然风景等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物业经济型,利用集体房屋、厂房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市场、仓储设施等租赁经营,增加集体收入。服务经济型,通过为土地流转、托管、企业用工等提供服务,或者通过发展餐饮、保洁、运输等服务业,增加集体收入。股权经济型,将房屋、林地、资金等集体资产入股新型经营主体,增加集体收入。

2023年7月,南阳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颁发。

思路丨深化承包地 “三权”分置改革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今年7月24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出了具体部署,强调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答复中提到,河南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抓好平舆县、西平县和泌阳县国家级试点,统筹考虑二轮土地承包到期情况,以村为单位开展省级试点。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

加快主体培育,力争到2024年底,全省农民合作社保持在20万家以上,家庭农场发展到27.5 万家。

开展家庭农场 “一码通”赋码,形成 “一键申请、一场一码、一码关联”;推广应用 “家庭农场随手记”记账软件,指导农民合作社执行财务会计制度。

■实施 “千员带万社”行动

创新辅导员选聘机制,拓宽辅导员选聘渠道,培育1000名左右优秀辅导员,为经营主体提供精准指导服务。

■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024年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2.8万家;扶持重点服务组织做大做强;探索推动服务组织联合合作,成立河南省农业农村服务业联盟。

■打造农事综合服务中心

研究制定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明确发展路径、建设内容、服务事项。采取购买服务、备案管理、委托挂牌等方式,依托现有农技推广站、供销部门、中化现代农业公司等,为服务组织、农户提供公益性、经营性服务。延伸扩展服务领域。推动发展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领域贯通供、耕、种、管、保、收、储、运、销各环节,促进多元主体互联互通互动,打造千亿级大服务产业。

河南孟州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喜领分红。

巩固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水平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河南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管理。

同时,探索开展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贷款试点、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账务分离试点、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有偿退出、有偿转让等试点。

■抓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结合 “千村万户”乡村设计精品示范行动和 “五星”支部创建,会同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23年至2027年扶持1万个左右村,引领带动全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创新推广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聚焦平原农区缺少资源难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村集体自主经营土地发展集体经济,采取 “专业化服务组织+村经济组织+农户” “专业化服务组织+规模化经营主体+村经济组织+农户”等模式,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村集体稳定可靠的土地经营收益。

编辑:谭敏  审核 :安艳鸽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