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十年十人丨精神永在 碧水长清
2010年5月,王卫东(左一)在研究南水北调总干渠穿漳倒虹吸征迁方案。
12月10日,王卫东查看安阳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自动化系统数据。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王卫东
河南日报记者 李林 孙美艳 祁思元
依太行,穿黄河,1432公里,这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壮丽跨越。
拿青春伴“南水”,20年光阴,这是王卫东最长情的告白。
2004年起,从配合南水北调总干渠建设到配套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王卫东始终坚守在一线。
2015年12月,安阳市第一个配套工程通水,他在家门口当起了“守渠人”。
“我的爷爷和父亲曾参与了红旗渠的修建和运行维护,一辈子守渠护渠。”王卫东说,家庭的影响让他与水结缘,选择投身水利建设。
日复一日,他传承父辈精神,以所学,为所用,守护南来之水。
守护:人防+技防,保障用水安全
保供不断水。
设置数值,再轻轻点击鼠标,甘甜的丹江水便以设定好的流量,沿着管道经水厂输送至千家万户。
安阳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自动化监控室,51岁的王卫东紧盯电脑屏幕上的泵阀监控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对全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阀门、流量进行监控和调度。
流量、压力、阀门开度,王卫东关心着眼前的每一个数值,这些跳动的数字,关乎安阳市内376万人的用水安全。
王卫东是安阳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在他工作的自动化监控室,科技加持,南水北调运行调度实现精细化管理。
“这就像开车时设置成定速巡航一样。”在王卫东看来,相比手动调节阀门,自动化流量调度控制更精准、高效。目前,安阳市已在全省率先实现流控全覆盖。
今年11月30日,第二届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表示,水利部深入开展重大水利科技问题攻关,数字赋能重大工程运行管理和水网调度成效显著。
10年前,南水北调总干渠自汤阴县宜沟镇进入安阳后,流经龙安区、文峰区、殷都区,穿漳河而出,在安阳境内全长66公里,建有3个分水口门,沿地下管道向安阳供水。
目前,南水北调总干渠向安阳市日平均供水量50万立方米,全年供水量超1.7亿立方米,占全市工业、生活用水量的一半以上。
“这个影响面非常大。”王卫东说,要保障不断水、不出问题,就要高度重视配套工程的运行管理。
除了做好自动化监控,日常巡查同样重要。
王卫东介绍,沿着地下输水管道,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一个阀井,就像地下室一样。目前,安阳市内共有300多座阀井,每周都有巡查组,两次下到阀井内排查是否有漏水和设备损坏。
地下有阀井,地上设有现地管理站。相比自动化监控室的远程调控,现地管理站更注重现场监控,一般设置在进水池、管道分叉处和水厂附近。
“全市约170公里长的配套工程,每天50万立方米的流量,万一有什么情况,分布各地的现地管理站人员就能快速做出反应。”王卫东说,目前所有的管理站都安装了流量监测系统和监控摄像头,一方面保障供水安全,另一方面也要对外部环境和人员进行管理。
“人防+技防。”王卫东说,三组人员轮流24小时值守,不间断监控,同时安装了自动报警装置,确保南水北调总干渠的水安安全全送到家家户户。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10年来,累计向河南供水超237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3500万人。
传承:喝红旗渠水长大,接力父辈保护一方水源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守渠护水,贵在坚持。
王卫东就是这样一个人,甘奉献、肯吃苦。正如他的父辈一样,为家乡人民守护着一条“生命之渠”。
出身于林州市采桑镇舜王峪村的王卫东,被称为“渠三代”。
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水贵如油、十年九旱,吃水成了一件大事。
响应号召,王卫东的爷爷王杰参与修建了红旗渠。
“我爷爷在工地上搬石头。”王卫东说,红旗渠一干渠从他们村南边的山坡上经过,距家不过两三里路程。
林县人民凿壁千里,苦战10个春秋,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
四五岁时,王卫东就时常听父亲讲爷爷的故事。“爷爷修渠的故事至今激励着我。”王卫东说,“因为缺水缺怕了,村民希望通过修渠吃上长流水,全村青壮年都去搬石头。”
喝着红旗渠水长大的王卫东深知,水来之不易,水弥足珍贵。
“红旗渠就是林州人民的生命渠、母亲渠,它滋养了林州的山山水水,滋养了林州的百万大众。”王卫东说。
长大后,怀着对水的敬意,王卫东报考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专业。1995年,王卫东毕业回到安阳,立志用所学专业为家乡作出一份贡献。“没有参加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很遗憾,作为一名学水利、干水利的技术人员,有幸能够参与南水北调这一宏伟工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干好。”他说。
2004年,安阳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刚成立,王卫东就被抽调加入。这对于他而言,是荣誉,更是责任。设计、建设、运行……他始终坚守在一线。
2023年春节,南水北调中线安阳西部调水工程竣工通水,丹江水跃上太行山,再添一条新时代“红旗渠”,林州33万名群众喝上了丹江水。
一想到这背后也有自己的一份力量,王卫东就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要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南水。”他说。
使命:经验记录成日记,职业荣誉感“爆棚”
守水护水,义不容辞。
“快检查下管道,看看出问题没?”
经常在深夜,王卫东的手机突然响起,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查监控、出现场,排查问题。
直到一切探究明了,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有很多突发情况,有时候睡觉都提着心。”王卫东说,我们就怕管道有异常,一旦出现问题,将涉及千家万户,肩上的责任很大,心里的压力也很大。
工作以来,王卫东把日常工作一一记录成日记,至今已有25本。闲暇时光,他也会拿出来翻看,总结经验。
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10年来,工程累计调水超760亿立方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充分释放,初步构筑起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总体格局。
在王卫东看来,他只是这张水网上的一个“送水工”。
“原来吃水,水垢比较重。”王卫东说,丹江口水库的水质非常好,常年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是安阳的优质水源。
“听到大家都说南水北调的水好,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有啥困难和压力,都觉得不值一提。”王卫东说,既能参与工程建设又能把甘甜的优质水送到千家万户,幸福感、荣誉感非常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时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
消息传来,作为南水北调一线守护人,王卫东也同样深受鼓舞。
踏遍青山人未老。
站在南水北调总干渠旁,望着一渠碧水北去,王卫东说:“虽然自己学的就是水利,但工程建设涉及的专业太多,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要边干边学,全身心投入进去。”
记者手记
人人都是“守渠人”
河南日报记者 李林 孙美艳 祁思元
一渠清水向北流。
想要长久地吃上甘甜的丹江水,安全保障人员必不可少,他们甘当“送水工”,守护着人们的生命之源。
走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安阳段沿线,望着这项跨世纪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内心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安阳林州,这里是红旗渠的故乡。去年,林州人民也吃上了丹江水。“缺水缺怕了”,吃着红旗渠水长大的王卫东深知肩上责任重大。
采访中,他说,自己是一名“送水工”,压力很大,睡觉都提着心。
是的,供水安全,不能松懈,也不敢松懈。这背后关乎着安阳市内376万人的用水安全。
在安阳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的自动化监控室内,科技加持,南水北调运行精细化、高质量管理逐步推进。
今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线通水10周年。
奋战一线的保障人员,为了让沿线人民喝好水、用好水,10年来,每天守护着这条渠水。
穿越黄河,跋涉千里,南水源源不断被送到千家万户,这背后是一场护水接力赛。
在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年过七旬的独臂老人李进群,一个桶一把火钳,义务护渠50年,他说,“生在渠首,长在渠首,一切为渠首服务。”
在安阳市,以王卫东为代表的新时代“守渠人”,充分运用现代技术保障供水安全。巡查、运管、调度、监测……科技范十足。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他们一如既往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实,守渠护渠,不只是李进群、王卫东的职责。
这场接力赛,沿途人人都可参与。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
新时代新征程,南水北调,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都是“守渠人”。
编辑: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