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好遇见你 今年河南就业相关民生实事定了
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 王怡潇)2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河南省“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项目的完成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发布会上,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甄介绍,2025年河南将“提升就业服务保障能力”列为全省重点民生实事之首,全年将高质量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65万人以上;组织不少于3万名大学生开展就业见习,举办不少于5000场专场招聘会,新建1个省级综合性零工市场、4个市级和50个县级零工市场,新、改建2000个以上零工驿站和400个以上“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让技能培训更精准、技能评价更规范,招聘活动更丰富、就业服务更高效,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确保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政策协同发力,扩大就业岗位供给。开展就业政策一致性评估,推动就业政策与财政、货币、产业、贸易等政策协同,支持鼓励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企业发展,提高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制定就业影响评估实施办法,强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影响的评估,定期归集发布重大项目创造就业岗位情况。稳住存量就业岗位,支持企业稳岗扩岗。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5年底,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小微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执行。强化区域就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家门口就业。加大对基层政策倾斜,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促进城乡区域间就业均衡发展。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全年培训20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65万人以上
实施技能河南建设三年行动,为劳动者更好就业提供技能支撑。高质量推进技能河南建设三年行动(2025—2027年),聚焦“四高四争先”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大规模开展全培训对象覆盖、全劳动周期培训、全工种门类补贴、全流程实时监管、全链条评估体系“四全一体”技能培训评价工作,全年培训20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65万人以上。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在服务重点行业企业用工上蹚出新路子、打造新模式。
图片来源:郑州人社
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就业服务是连接劳动者与岗位的重要桥梁,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提升服务效能。推进“1+19+N”零工市场服务体系建设,2025年建成1个省级综合性零工市场、4个市级和50个县级零工市场,新改建2000个零工驿站和40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打造上下贯通、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城乡劳动者在常住地或户籍地均等享受就业服务。常态化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全年举办不少于5000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00万个以上,打造“职在河南、职等你来”“岗好豫见你”“郑好有你”等就业服务品牌,帮助劳动者顺利就业。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依托河南省“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开发全省“创业地图”,集成政策查询、补贴申领、场地对接等功能,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便捷化的服务。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就业服务更加精准、高效、便捷。
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
重点群体的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将进一步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实施“432020计划”〔企业吸纳就业43万人、政策性岗位招录(聘)20万人、自主创业及灵活就业20万人〕,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深化“1131”实名服务(将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多措并举促进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春暖农民工”等服务活动,深化省际劳务协作,鼓励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拓宽农民工就业增收空间。完善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制度,对大龄、残疾、长期失业等群体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通过这些措施,兜住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
编辑: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