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以“字”为桥,跨越千年!甲骨文“穿越时空”与河南学子相遇

2025-04-22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甲骨文是既古老又年轻的文字。”“古人观察世间万物,才形成了今天的文字。”“甲骨文可不是刻在龟背上的,而是刻在龟腹上的。”一句句生动有趣的讲解,如同一把把钥匙,开启了探索古老文字奥秘的大门。

  4月22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河南省实验小学精彩上演——来自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讲解员走进校园,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甲骨文文化之旅,让千年古老文字在校园中“活”了起来。

  触摸甲骨、制作竹简,寓教于乐感受文字魅力

  “‘中国’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西周的青铜铭文中。”在“文字里的中国”环节,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员张易楠化身“文化使者”,以时间为轴,为同学们娓娓道来“中国”二字的演变历程。她深入解读文字背后的历史渊源,引导同学们探寻文字演变中蕴含的家国故事,让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我今天收获满满,不仅摸到了甲骨,还亲手制作了属于我的读书日竹简!”五年级1班的张俊熙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成果。

  在“一片甲骨惊天下”环节,中国文字博物馆精心准备的甲骨文样本,让孩子们得以近距离触摸甲骨文字。指尖划过甲骨纹路,仿佛触摸到了千年文明的脉络。与此同时,博物馆的老师们耐心指导,手把手教同学们制作竹简、雕版印刷甲骨文十二生肖。同学们全神贯注,沉浸在古老技艺的魅力中,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非常感谢主办方将甲骨文带到校园,让孩子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了解甲骨文,真切感受到甲骨文的独特魅力。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字’的方式,是送给同学们最好的读书日礼物。”河南省实验小学辅导员何娟感慨地说道。

  五一班班主任李爽也分享道:“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讲解,孩子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特别是亲手触摸甲骨、制作甲骨文书签等体验活动,让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古老的汉字在互动中悄然住进了孩子们心里。”

  甲骨传文,书香致远,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

  从文字的演变到甲骨文的发掘,从触摸甲骨到探寻文字背后的故事,从十二生肖的雕版印刷到古代竹简的手工制作……在短短一个小时里,河南省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尽情徜徉在甲骨文文化的魅力中,与千年古老文字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去年8月,中国文字博物馆挂牌成为‘学习强国’总平台首家全国文博基地。自那时起,我们就希望能让沉睡千年的甲骨文字在青少年心中‘苏醒’。”谈及活动初衷,“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执行总编辑赵红说。

  赵红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甲骨文文化传播方面经验丰富,曾将甲骨文课程带到新疆哈密和巴里坤等地开展“文化润疆”活动。正是了解到其强大的师资力量,双方才共同策划了此次世界读书日活动。

  “今天的活动涵盖甲骨文课程教学,以及学生参与拼图、参观展板等互动环节。”赵红介绍,明天,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进郑州1号地铁线车厢,由金牌讲解员带来甲骨文普及课程。“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我们期待能有更多年轻人和青少年通过这样的方式爱上甲骨文、爱上中国文字。”赵红说。

  据悉,本次活动由“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主办。自中国文字博物馆成功挂牌“学习强国”首家文博基地以来,双方合作日益密切。在2025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以“甲骨传文 书香致远”为主题开展活动,旨在推动甲骨文走进校园,让古老文字焕发新生,让阅读融入日常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编辑:王晓颖  审核 :赵汉青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