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潮涌处,星火正燎原!2025当代文学之夜邀你共赴
顶端新闻记者 孟月
五月的风,携着黄河的潮声悄然拂过中原的街巷。当暮色浸染天际,这里将点亮一盏文学的星灯,照亮所有追寻诗意的灵魂。
名家与新秀共聚,经典与潮流碰撞,墨香与光影交织——2025年5月11日晚,2025当代文学之夜将在河南艺术中心隆重启幕,一场属于所有文学爱好者的星辰之夜,绽放在即。
文学,是流动的星河
2023年仲春,当代文学颁奖盛典首次出京,来到河南,收获了全网5亿人次关注,成为活动举办近20年来传播数据最好的一届。
2024年,当代文学盛典再次选择河南,全网直播总观看量达五百万,相关短视频、话题总传播量近十亿。
今年的当代文学之夜依然在河南举办。文学将再一次回到文化的原乡,与黄河与黄土深情拥抱。
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
为何三次相聚大河之南?
答案或许藏在黄河的涛声里。这条大河孕育了最早的农耕文明,也冲刷出中国人最深沉的情感结构——对土地的眷恋、对命运的诘问、对苦难的悲悯。这些主题,恰是当代文学的肌理。
从《诗经》的“郑风”到杜甫的“三吏三别”,从刘震云的“延津宇宙”到李洱的《应物兄》,河南始终是文学长河中的暗涌与巨浪。
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
11日活动当晚,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外将铺起红毯,等待被脚步与星光书写。一场“文学同行 薪火相传”2025当代文学之夜红毯秀在外场上演,作家与读者并肩而行,创作者与阅读者共执同一支笔,以“作家+读者”共同走红毯的形式,打破创作与阅读的固有边界,一同见证星光熠熠的当代文学之夜。
主场活动上,将揭晓并颁发《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24年度长篇小说五佳作品与第二十六届《当代》文学拉力赛年度奖项。
承载重量的奖项在聚光灯下逐一揭晓,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河南省文联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震云,广西文联主席、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东西等作家也将上场展开主题分享,让颁奖台化身文学火种的传薪之地。
是深耕现实的厚重之作续写传奇,还是新锐之声带来惊喜突破?哪些作家将摘得年度桂冠?
让我们屏息以待。
对话,是薪火的传递
文学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对话与精神的传承。
2023年,“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地坑院里,梁晓声、柳建伟、石一枫以天为幕、以地为席、麦田为邻,用60分钟完成了一场话题广泛、深刻又动人的对话。
2023年“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地坑院对话现场
2024年,在商王成汤修筑的巨大夯土城墙上,张平、周大新、黄传会、李清源围绕“城市与文学”话题开聊,穿越3600年对望当代文学。
今年5月11日,黄河岸边的南裹头将再次见证一场全新对话。邱华栋、东西、李修文、张楚四位作家将在黄河南裹头对谈,脚下是亿万年来泥沙沉积的河床,眼前是奔涌不息的母亲河。
2024年商代城墙遗址对话现场
他们以“黄河回声:文学与时代的双向奔赴”为主题,将在滔滔河水的伴奏下,聊地域文化如何塑造文学基因,谈时代浪潮中的精神坚守,论青年视角与传统文脉的碰撞融合。
当浪花拍打礁石的声响与作家的话音交织,这场对话便不再局限于个体经验,而成为文学长河与时代洪流的共振——正如黄河水裹挟着千年文明奔流向海,当代文学也在一年又一年的对话中不断注入新的活水。
联动,是未竟的诗行
若你曾在书页间窥见过宇宙,便知文学从不囿于纸墨。
活动前夕,“流动的文学”书籍漂流计划已率先启程。4月23日起,大河书局所有门店均设置《当代》年度长篇五佳作品展示专区,读者可将闲置书籍捐赠至大河书局门店,收集到的书籍将化身公益信使,“漂流”至河南日报社定点帮扶的村庄,让文学的微光照亮田野与山涧。
与此同时,“我的文学AI宇宙”创作大赛也在顶端新闻APP掀起一场想象力革命。在顶端新闻APP即将上线“我的文学 AI 宇宙”专题,以“如果我喜爱的文学作品影视化,我想象中的人物及场景会是什么样?”为创作出发点,联动省内高校、邀请文学爱好者借助AI工具对经典文学/文学豫军代表作进行视觉化再创作。
文学从未如此自由,它正以代码为翼,飞向无垠的宇宙。
2025当代文学之夜,不仅是一场庆典,更是一次宣言。
它宣告:在这个算法主导的时代,文学依然是人类精神的方舟;在信息碎片的洪流中,我们仍需要长篇的凝视与短篇的顿悟;在AI重构的世界里,作家的笔与读者的心始终是最后的边疆。
5月11日,郑州的夜空将因文学而璀璨。让我们共赴这场文学盛宴:以文字为舟,以思想为帆,在星河与黄河的交汇处,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浪漫诗篇。
编辑: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