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项第一”书写“食博新辉煌” ——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亮点纷呈
本届食博会上,75个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372.2亿元。 王晓东 摄
参展企业组织现场直播带货,“数字食博”迈出新步伐。
图① 本届食博会首次设立西城分会场,成为展示食品产业魅力、激发城市消费活力的窗口。
图② 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在食博会期间正式开馆,打造名优食品新范式。
图③ 食博会期间,“千机飞 只有漯河”无人机表演吸引众多客商、游客拍照打卡。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 杨光 摄
□本报记者 李宗宽 本报通讯员 王涛
5月18日,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在漯河市落幕。在三天的“食博时间”里,全面展示了“世界眼光中国经典河南名品”的大会主题和漯河作为“中国食品名城”的产业底蕴与创新活力,打造出“产业风向标、食品品牌展、创新成果汇、美食体验游、文旅消费季”的特色会展品牌。
这是食品行业一年一度的“盛宴”:6.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设置了10个专业展区,来自12个国家和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68家企业参展,26932家专业采购商到会采购,层次、规模达到了历届之最。
这是产销对接成果丰硕的“牵手”:本届食博会上,漯河市共签订产业投资项目75个、投资总额372.2亿元;参展企业意向订单签订率达97%,现场交易额和线上线下意向采购额达492.6亿元。
这是全国食品产业升级的“引擎”:2025中国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暨新趋势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会举行,国内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共同探寻食品产业未来发展新趋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行业权威数据,中原食品实验室发布了一揽子科研成果。
这是“七项第一”书写的“食博新辉煌”:第一次邀请马来西亚作为主宾国作贸易推介,第一次常态化设立白俄罗斯国家馆,第一次组织京东等头部电商平台参展,第一次依托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搭建高端采供对接平台、供应链企业选品平台,第一次联动全市文旅资源,第一次集中原食品实验室创新成果发布、品牌展示、企业参访于一体,让更多企业、企业家可感可及。
行业 “风向标”引领潮流
琳琅满目的美食、川流不息的人群、诚意十足的签约……3天时间,食博会吸引全球食品行业翘楚齐聚一堂,大家带着展品和诚意而来,希望能够实现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合作。
22年来,食博会已从一个地方性节会,成长为中国食品行业的“风向标”。作为首座中国食品名城,近年来漯河坚持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食品工业、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四篇文章”一起做,推动食品名城优势再造、形神兼备。漯河食品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占河南全省1/4、全国1/40。目前,漯河正以“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大健康观”为引领,推动食品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跃升,努力实现“中国食品名城”向“世界美食之都”跨越。
展览层次大幅跃升。本届食博会首次实现专业采购和现场销售分离。大会主会场以专业采购为主,展览面积6.5万平方米,设2500个国际标准展位,首次设立美食品鉴区。1268家国内外参展企业中,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知名品牌企业169家,展出上万种单品。分会场以现场销售为主,共200余家企业参展,来自漯河本土和新疆、湖南等地的特色美食深受消费者喜爱。
国际范儿更加凸显。大会邀请到马来西亚作为主宾国,设置马来西亚、泰国、法国、意大利、白俄罗斯等12个国家馆,东南亚的肉制品、榴莲制品、燕窝制品、休闲零食,欧洲的咖啡、红酒、巧克力,白俄罗斯的乳制品、冰激凌受到观众热捧,白俄罗斯还在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设置常态化商品展厅和贸易代表处,食博会品牌国际化全面提升。
合作 “朋友圈”越扩越大
“老朋友”欣然赴约,“新朋友”不断加入,越来越多的“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26932家专业采购商前来“买买买”的生动场景,是食博会推动食品行业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开放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打造现代食品万亿级产业集群,是当前全省上下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漯河依托食博会这一平台,分享借鉴国内外食品产业发展先进理念、技术和信息,促进各地食品企业交流互动、食品产业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销对接成果丰硕。在5月16日、17日两天专业采购日,到会各类采购团180余个、采购商26932家,主会场入场采购商约8万人次;京东、抖音、小红书等头部电商平台首次参展,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豫中南数字产融平台搭建高端采供对接平台;双汇、隆谷等参展企业组织现场直播带货,“数字食博”迈出新步伐……据统计,主会场参展企业意向订单签订率达97%,现场交易额和线上线下意向采购额达492.6亿元;截至5月18日中午,分会场吸引客流35万人次,现场销售额2860万元;豫中南数字产融平台承办的线上食博会参展企业1780家,撮合交易3000万元。
开放合作加快推进。本届食博会上,漯河市共签订产业投资项目75个、投资总额372.2亿元,涉及现代食品、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漯河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积聚产业发展新动能。此外,漯河市与乌鲁木齐市签订友好城市协议,双汇集团与巴西美利华公司牛肉贸易项目、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冰激凌厂与瑞和食品冰激凌采购项目拓展跨国贸易新渠道……
科创 “新引擎”动能澎湃
我国食品产业处于转型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用科技创新解锁“舌尖产业”的创新密码?每届食博会上,科技创新方面相关论坛、发布会尤为引人关注。
5月16日,在2025中国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暨新趋势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食品实验室主任任发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江苏大学食品物理加工研究院院长马海乐分别作主旨演讲,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中国食品工业运行状况与发展趋势解读》《中国食品工业科技应用与发展——基于科学技术奖的实践洞察(2022—2024)》等行业权威数据与理论成果,中原食品实验室发布了一揽子科研成果,双汇集团、鲁花集团等头部企业分别作了新产品发布,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本届食博会的办展模式也在创新。5月15日至18日,漯河首次在中王·奥特莱斯广场设立西城分会场,这场以美食为纽带的盛会,不仅汇聚了天南海北的特色风味,还通过“美食+文化+消费”的创新组合,成为展示食品产业魅力、激发城市消费活力的窗口。
食博搭台、文旅唱戏。各大景区好戏连台、精彩联动,“千机飞只有漯河”无人机表演、“乐享四季游沙澧”等系列活动精彩呈现,实现“景中有美食、食中赏美景”,促进消费升级、激发城市活力。据统计,食博会期间,漯河市各大景区接待游客96.5万人次,带动全市文旅消费9.3亿元。
第二十二届食博会虽落幕,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正起航。当前,漯河用世界眼光、中国经典、河南名品的更高追求发展食品产业,持续完善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以食品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时代的浪潮中,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奋勇前进。
编辑:张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