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快看!天山脚下,南阳艾草正悄然生根

2025-08-16大河网

  大河网讯 午后阳光洒落,新疆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的艾草种植基地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层层叠叠的枝叶舒展生长,生机盎然。微风轻拂,艾草独有的清香随风弥漫在田野,沁人心脾。

图为新疆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的艾草种植基地。

  8月15日,新疆广播电视台主办的“精彩新疆·丝路有约”主题采风活动走进这片因艾草而焕发生机的土地。村里的艾草文化体验馆内,各类艾草产品整齐陈列,其中几款印着河南南阳某公司字样的艾草贴引起了记者注意。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委会主任丰建军笑着介绍:“这些都是南阳企业供应的产品,也是我们本地艾草未来的发展方向,村里的艾草最早就是从河南南阳引进的。”这份缘分始于2022年,当年的宛艾和五月大白艾,成为十三户村与艾草结缘的起点。

  在引种之前,村“两委”曾用三年时间走遍多地调研,敏锐地捕捉到艾草产业的巨大潜力。新疆昼夜温差大、夏季日照充足的独特气候为艾草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适宜成片种植,还能实现一年三茬的高效收割。2022年,十三户村在100亩村集体土地上开始试种“宛艾”。

艾草文化体验馆内各类艾草产品整齐排列。

  “试种后我们发现,南阳艾草的生长环境和周期与新疆气候高度契合,于是不断扩种,如今已发展到700亩。”宣传干事王海霞介绍说,从试验田到育苗基地,再到苗木外销,合作范围已从南疆延伸至北疆。南阳艾草在新疆展现出惊人的适应力,不仅与当地气候完美匹配,还在独特的自然条件下出现了可喜的“变异”。“实验结果显示,我们种植的艾草出绒率比南阳本地高出0.68个百分点,精油含量也十分可观。”这一优势为当地艾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试种成功,十三户村的艾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并创立了自有品牌“新疆艾”。丰建军介绍:“村里建立了艾草种子资源圃,从全国收集种苗进行试种筛选,并与新疆农科院、药物研究院合作,依托专业数据支撑,成功培育出适合本地生长的‘天山艾1号’、‘天山艾2号’,实现了艾草品种的本土化。”如今,这700亩土地已成为新疆重要的艾草种苗培育基地,种苗已推广至沙雅县、吉木萨尔县、阿勒泰地区和伊犁等地。

外国朋友体验艾灸。

  无独有偶,2024年11月底,十三户村建成艾草文化产业园及加工打绒车间一期项目,并于今年3月正式投产,生产出的艾绒、艾条、艾柱等产品带着“新疆艾”的标签走向市场,填补了新疆艾草产业的空白。

  “从引进南阳艾草,到培育本土品种,再到完善产业链,我们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丰建军说,下一步,村里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延伸加工链条,开发更多艾草衍生品,在不久的将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书写产业协作与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周金淼)

编辑:祝萍  审核 :郭同欢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